题崇圣寺

西林本行殿,池榭日坡陁。

雨过水初涨,云开山渐多。

晓街垂御柳,秋院闭宫莎。

借问龙归处,鼎湖空碧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西方树林中本有行走的宫殿,池塘和亭台随着地势起伏。
雨停后水面刚开始上涨,云散去后远处的山渐渐显露。
清晨的街道上皇家园柳低垂,秋天的庭院里宫草密闭。
请问那龙归向了何处?只见鼎湖之上空留碧绿的波浪。

注释

西林:西方的树林。
本行殿:原本有行走的宫殿。
池榭:池塘与亭台楼阁。
日坡陁:随着地形起伏。
雨过:雨停止之后。
水初涨:水面刚开始上升。
云开:云彩散开。
山渐多:更多的山峰显现出来。
晓街:清晨的街道。
垂御柳:低垂的皇家柳树。
秋院:秋天的庭院。
闭宫莎:宫草密闭,指荒废无人打理。
借问:请问。
龙归处:龙所归去的地方,比喻帝王去世。
鼎湖:传说中的仙湖,这里代指帝王。
空碧波:只有空旷碧绿的波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周边山水景色的图画,充满了静谧与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西林本行殿,池榭日坡陁。”一开头,就将读者带入了一片古老而宁静的寺庙环境中。“西林”指的是寺庙所在的位置,这里用来营造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本行殿”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建筑,而“池榭日坡陁”则描绘了一个阳光照耀下的池塘和小丘,给人以温馨宜人的印象。

“雨过水初涨,云开山渐多。”这里诗人捕捉到了雨后天气晴好的瞬间,水面开始上涨,云层在蓝天中逐渐增多,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新和丰富。

“晓街垂御柳,秋院闭宫莎。”晨光下街道旁垂挂着的柳树,以及秋季里寺庙院落中生长的野草,都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这些景象不仅仅是自然写实,更有着诗人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借问龙归处,鼎湖空碧波。”最后一句则是诗人通过询问龙的归宿之地,而实际上是在探讨生命的终极和精神的寄托。鼎湖在这里象征着一个宁静、深邃而又神秘的地方,那里的水波清澈,显得格外宁静,这也许是诗人心灵的所向。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它不仅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生命哲思的表达。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题崔处士山居

坐穷今古掩书堂,二顷湖田一半荒。

荆树有花兄弟乐,橘林无实子孙忙。

龙归晓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自香。

向夜欲归心万里,故园松月更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舒女庙

山乐来迎去不言,庙前高柳水禽喧。

绮罗无色雨侵帐,珠翠有声风绕幡。

妆镜尚疑山月满,寝屏犹认野花繁。

孤舟梦断行云散,何限离心寄晓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勤尊师历阳山居

二十知兵在羽林,中年潜识子房心。

苍鹰出塞胡尘灭,白鹤还乡楚水深。

春坼酒瓶浮药气,晚携棋局带松阴。

鸡笼山上云多处,自斸黄精不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愁

聚散竟无形,回肠百结成。

古今销不得,离别觉潜生。

降虏将军思,穷秋远客情。

何人更憔悴,落第泣秦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