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送德宗皇帝梓宫暂安梁格庄行宫

飘风发发日含光,羽卫迤逦辇路长。

入谷川原仍浩荡,上陵芳树郁青苍。

宫官走马随尘去,野老将雏拭涕望。

三十四年仁爱在,麦苗经雨泣春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恭送德宗皇帝梓宫暂安梁格庄行宫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哀伤与怀念之情。

首句“飘风发发日含光”,以疾风和昏暗的日光开篇,营造出一种沉重而悲凉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哀悼事件。接着,“羽卫迤逦辇路长”描绘了仪仗队列缓缓前行的壮观景象,辇车的长路延伸,象征着皇帝的离世对国家的影响深远。

“入谷川原仍浩荡,上陵芳树郁青苍”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山谷间,河流蜿蜒,树木葱郁,但这一切在失去皇帝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寂寥和苍凉。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哀思融入其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深深的悲痛。

“宫官走马随尘去,野老将雏拭涕望”则聚焦于人物的情感表达。宫中的官员骑马跟随,尘土飞扬,他们的眼中满是哀伤;而田野的老人们带着孩子,泪水模糊了视线,他们也在默默哀悼。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不同阶层人士对皇帝离世的共同哀悼之情。

最后,“三十四年仁爱在,麦苗经雨泣春阳”两句,是对德宗皇帝仁慈德政的颂扬。尽管他已离世,但他的仁爱之心仍然留在人们心中,如同春雨滋润下的麦苗,在阳光下哭泣,象征着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永远不会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对一位伟大君主离世的深切哀悼,以及对他仁政的永恒怀念。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闭门

寒食清明旬日间,海棠初发鬓丝斑。

闭门索句真成拙,换水添花稍觉顽。

言下枯禅成露地,意中小谢有青山。

试思何物容臧否,偶尔逢春一破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挽张文襄师三首(其一)

国恤方淹岁,凋零及老成。

艰难看世事,枯瘦见平生。

东阁遂虚位,西州空复情。

士夫同一恸,天地正商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张文襄师三首(其二)

文字三千妙,声名五十年。

迂谟终定命,忧乐过前贤。

人物今衰眇,膏兰久灼煎。

蔡公真委笃,短气获麟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张文襄师三首(其三)

太息吾焉放,天乎不慭遗。

他时曾侍坐,斯道要安之。

直接研经室,应崇岭学祠。

向来香一瓣,宁止为恩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