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歌谣辞.吴楚歌词

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翻译

庭院前的春鸟在树林中啄食,红色的夹衣还没缝制完成。
今天是社日,我停下针线活,起身走向那株樱桃树下。

注释

庭前:庭院之内。
春鸟:春天的鸟儿。
啄林声:在树林中啄食的声音。
红夹罗襦:红色的夹衣(古代女子衣物)。
缝未成:还没有缝制好。
今朝:今天早上。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停针线:停止做针线活。
朱樱:红色的樱桃树。
树下:树旁或树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闲适生活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庭前春鸟啄林声”,诗人以清新的角度捕捉到了春天的生机,庭院里的鸟鸣成为了唤醒大地的序曲,而"啄林声"则是对这自然界中细小声音的精致描绘。

“红夹罗襦缝未成”,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私密空间中的琐事与春日景象相连。这句诗不仅展示了女主人公手工艺品的华丽和精细,而且通过"缝未成"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情调。

“今朝社日停针线”,诗人选择在节假日里暂时放下手中的针线活,享受闲暇时光。这里的"停针线"意味着对日常生活的一个短暂逃离,是对传统社会中女性角色的轻松挑战。

“起向朱樱树下行”,诗人在春风中走向盛开的红樱桃树下,表达了一种与自然亲近、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心境。"朱樱"两字勾勒出的是一幅生动鲜明的春日图景。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情怀。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弟萧远雪夜同宿

数卷新游蜀客诗,长安僻巷得相随。

草堂雪夜携琴宿,说是青城馆里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邻妇哭征夫

双鬟初合便分离,万里征夫不得随。

今日军回身独殁,去时鞍马别人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闲游

终日不离尘土间,若为能见此身闲。

今朝暂共游僧语,更恨趋时别旧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闲游

老身不计人间事,野寺秋晴每独过。

病眼校来犹断酒,却嫌行处菊花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