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凫行

君不见黄鹄高于五尺童,化为白凫似老翁。

故畦遗穗已荡尽,天寒岁暮波涛中。

鳞介腥膻素不食,终日忍饥西复东。

鲁门鶢鶋亦蹭蹬,闻道如今犹避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你没看见那黄鹄比五尺孩童还要高,变化成白凫像年迈的老翁。
田里的稻谷遗落的谷穗早已一扫而空,在寒冬时节的波涛中摇曳。
鱼虾腥臭我向来不吃,整日忍受饥饿在东西之间奔波。
鲁门的燕子也处境艰难,听说现在还在躲避风寒。

注释

黄鹄:大雁的一种。
五尺童:大约指儿童。
白凫:白色的野鸭。
老翁:老人。
故畦:过去的田地。
遗穗:掉落的谷穗。
荡尽:全部被清除。
鳞介:鱼类和甲壳类动物。
腥膻:鱼腥味和腥臭味。
忍饥:忍受饥饿。
鲁门:鲁国的城门,这里借指鲁地。
鶢鶋:燕子的一种。
蹭蹬:困顿,不得志。

鉴赏

诗人以黄鹄比喻自己,原本高洁,如五尺童子的纯真无暇。然而时过境迁,它已变为白凫,宛如老翁般沧桑。故园的粮食已经被扫荡一空,在岁末寒冷中只余波涛。

鳞介之物本不愿食,却终日忍受饥饿,只能东奔西走。在这凛冽的季节里,连鲁门外的野鸡也只能蹭蹬寻觅,而诗人听闻道理如今仍需避风。

杜甫此诗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悲哀,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深刻体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关系,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白沙渡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嵚崟,洪涛越凌乱。

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石文诗

诗王本在陈芳国,九夜扪之麟篆熟,声振扶桑享天福。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