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扇

素扇本无书,书之当画图。

清风在怀袖,逸思散江湖。

为问凉飙生,主人曾记无。

万事皆如此,由来归太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素扇”为题,通过描绘一把未书写的白扇,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素扇本无书,书之当画图”,以扇面比喻人生,指出人生如同一张空白的扇面,等待着我们去书写、去填充。这里的“书之当画图”,不仅指实际的绘画,更象征着人生的规划与创造。

接着,“清风在怀袖,逸思散江湖”,诗人借清风和江湖来表达内心的自由与超脱。清风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而逸思则代表了超越世俗的思绪与追求。江湖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湖泊海洋,更是心灵的广阔天地,寓意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为问凉飙生,主人曾记无”,这一句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是否有人曾经感受到这股清凉的风,是否有人记得这股风带来的清凉与舒适。这里暗含了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寻。

最后,“万事皆如此,由来归太虚”,诗人总结道,世间万物都遵循着相似的规律,最终都将回归到宇宙的本源——太虚之中。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宇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素扇”的描绘,寓言般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追求与归宿,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元晨起口占

向来雨乍晴,咸欣得元夜。

火树倾城作,鳌山待月卸。

岂意寒复生,霏微欲倾泻。

烟云蔽白日,风光乃不借。

惨澹南高峰,寂寞东林社。

不如且安眠,清香浸兰麝。

形式: 古风

不寐偶成

虚名愧南金,拙性怜燕玉。

却怪昔时贤,悬经叩牛角。

羽翼笑黄公,纵衡嗟鬼谷。

天清月色孤,庭空松子落。

山童浑欲睡,宁顾黄粱熟。

形式: 古风

夏日新制小车成招苏明府王周二孝廉同舍弟仲季辈并驱如东山会叶尉先生携酒见候因为之一酌而别时返照初凉群峰献秀诸君复乘兴登云壑望风泉临曲水为流觞之会及取山下斋米为粥啜之陶然至暮而还

谁言世路崎,轻车漫复试。

东出寅宾门,呼叱皆平地。

况复聚群英,兼之集昆季。

当年九折驰,今日龙门御。

扬镳振山谷,飞茵走童稚。

众志欣所同,末俗见仍异。

岂意风尘中,萧然见仙尉。

长驱为尔留,携壶见真素。

高歌动尔归,鞅掌多王事。

言归日已移,群峰正初霁。

泉声东南来,诸君兴方炽。

西山返照凉,云壑微风细。

攀跻俯夕阴,临流卧苍翠。

恍如登会稽,曲水浮觞觯。

为问清齐人,脱粟有真味。

呼童煮白石,野火蒸然沸。

一饮各倾杯,无殊姜与桂。

堪笑天台游,胡麻兆奇会。

二女至今誇,畴昔山中趣。

形式: 古风

闻侄儿应昆昨始发蒙走笔赋此兼贻示后生

眉山苏老泉,廿七始奋发。

晚得孟子书,疑义心与折。

一朝振文名,名公亟称绝。

怀中挟二雏,飞鸣向天阙。

何况方盛年,及兹更超脱。

譬彼春空云,徐开吐明月。

心灵岂厌迟,闷极闻偏悦。

但愿式如金,试彼磨针铁。

庶几亢吾宗,免教堕阀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