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白云话别(其二)

遥看天际白云浮,渺渺西飞谁与谋。

归去扶溪溪水阔,秋来还上越台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远远眺望天边的白云漂浮,悠悠向西飞去无人共商
归来时沿着溪流,那溪水如今是否已宽阔,秋天来临还能登上越地的高台吗

注释

天际:天边,远处。
白云浮:漂浮的白云。
渺渺:形容广阔或遥远的样子。
西飞:向西飞。
归去:返回。
扶溪:沿着溪流。
溪水阔:溪水变得宽阔。
秋来:秋季来临。
越台:越地的高台,可能指代某个观景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镇孙的《夜过白云话别》之二。全诗简洁优美,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期待。

“遥看天际白云浮”一句,描绘了一幅高远的画面,作者从远处望去,只见天边漂浮着白云。这不仅是景物的描写,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孤独和迷茫。"渺渺西飞谁与谋"接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渺渺”形容距离之远,"西飞"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诗人自问,面对这无尽的天空和流逝的时光,有谁能与他共同谋划未来?

"归去扶溪溪水阔"一句,则转换了场景,"归去"表明诗人的心已有所归属,而“扶溪”则是行走中的动作。“溪水阔”形容溪水的宽广,这里的“阔”字与前面的“渺渺”相呼应,增添了一份落寞之感。

最后一句"秋来还上越台否",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秋来”意味着季节的变换,而“还上越台”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秋天到来时,再次登上越台。这里的“否”字,是一种自问,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不确定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孤独感、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刻。

收录诗词(8)

张镇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过白云话别(其四)

圣贤今古在吾人,敬义功深德自邻。

莫叹桃源仙迹杳,杖藜随处武陵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水帘洞

岧峣仙境倚层丘,百尺泠泠瀑素流。

春长绿莎成绣幕,夜留新月作琼钩。

涧边云护千年韭,岩底凉生六月秋。

欲访安期何处觅,药炉丹灶且追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谢恩诗

当宁宵衣务得贤,草茅何足副详延。

天人要语垂清问,仁敬陈言上奏篇。

愧乏谋猷裨乙览,忽惊姓字首胪传。

乾坤大德知难报,誓秉孤忠铁石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御赐诗

圣主游心六艺文,先皇成宪自常遵。

天人亲屈九重问,岭海同归一视仁。

已忝胪传魁众俊,复叨燕衎逮微臣。

终身祗佩丁宁训,远到功名愿自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