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浙西府相畋游

十里旌旗十万兵,等闲游猎出军城。

紫袍日照金鹅斗,红旆风吹画虎狞。

带箭彩禽云外落,避雕寒兔月中惊。

归来一路笙歌满,更有仙娥载酒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旗帜飘扬绵延十里,十万士兵轻松出游,如同打猎般离开军营。
紫色官袍映照着日光,像金鹅争斗,红色旗帜随风飘动,画着猛虎显得凶猛。
天空中带着箭矢的彩色飞鸟坠落,月光下,躲避雕鹰的寒冷兔子受惊。
归来时一路上歌声满溢,还有仙女载着美酒前来欢迎。

注释

十里:形容军队阵容壮观,绵延十里。
等闲:形容事情容易,不费力气。
军城:指军事要塞或军营。
紫袍: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代指高级将领。
金鹅斗:比喻将领的威武。
红旆:红色的旗帜。
画虎狞:描绘的猛虎形象凶猛。
带箭彩禽:中了箭的彩色鸟类。
避雕寒兔:躲避雕捕猎的寒冷兔子。
仙娥:神话中的仙女。
载酒迎:乘舟或车马携带美酒前来迎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狩猎活动,展示了古代帝王及贵族的奢华与威仪。"十里旌旗十万兵"一句,直接营造出一种宏大壮观的景象,旌旗随风飘扬,军队如潮水般涌动,展现了强大的国力和军威。

"等闲游猎出军城"则透露出一种非凡的从容与轻松,这场狩猎不仅是对自然力的征服,也反映了君主对于国家大事的掌控感。

接下来的两句"紫袍日照金鹅斗,红旆风吹画虎狞"更增添了一层贵族气质和军事威严。紫袍象征着尊贵的地位,而金鹅、画虎则是权势的象征。它们在阳光或风中熠熠生辉,彰显了统治者的辉煌与力量。

"带箭彩禽云外落,避雕寒兔月中惊"两句,描绘了狩猎的紧张刺激。彩禽在空中飞翔,被箭矢射落,而地面上的寒兔则是因恐惧而惊逃,这些生动细节增添了场景的活力。

最后两句"归来一路笙歌满,更有仙娥载酒迎"则转换了氛围,狩猎结束后,人们欢声笑语,一路上都是音乐与歌谣,而更有人装扮成仙娥,携带美酒前来迎接,这不仅是对狩猎成功的庆祝,也反映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神仙境界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狩猎场面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示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豪迈,更隐含着对于权力和自然的探索,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微妙。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观猎

苑墙东畔欲斜晖,傍苑穿花兔正肥。

公子喜逢朝罢日,将军誇换战时衣。

鹘翻锦翅云中落,犬带金铃草上飞。

直待四郊高鸟尽,掉鞍齐向国门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访含弘山僧不遇留题精舍

满院桐花鸟雀喧,寂寥芳草茂芊芊。

吾师正遇归山日,闲客空题到寺年。

池竹闭门教鹤守,琴书开箧任僧传。

人间不自寻行迹,一片孤云在碧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过内黄县

相州吹角欲斜阳,匹马摇鞭宿内黄。

僻县不容投刺客,野陂时遇射雕郎。

云中粉堞新城垒,店后荒郊旧战场。

犹指去程千万里,秣陵烟树在何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过当涂县

客过当涂县,停车访旧游。

谢公山有墅,李白酒无楼。

采石花空发,乌江水自流。

夕阳谁共感,寒鹭立汀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