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苑墙东畔欲斜晖,傍苑穿花兔正肥。
公子喜逢朝罢日,将军誇换战时衣。
鹘翻锦翅云中落,犬带金铃草上飞。
直待四郊高鸟尽,掉鞍齐向国门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狩猎的景象,语言生动,意境辽阔。开篇“苑墙东畔欲斜晖”一句,便设定了春光明媚、阳光斜照的画面。紧接着“傍苑穿花兔正肥”写出了正在花丛中嬉戏的肥壮猎兔,生动地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随后转向描绘狩猎的情景:“公子喜逢朝罢日,将军誇换战时衣。”这里“公子”和“将军”分别代表了不同身份的人物,他们在狩猎中享受着胜利的快乐,换上战斗时的盛装,彰显出一种英雄豪迈的情怀。
接下来的“鹘翻锦翅云中落,犬带金铃草上飞”则是对狩猎过程中的生动场景进行描绘。鹘(一種猛禽)在云端翻飞,猎犬穿梭于草丛之间,金铃随之摇曳,这些细节都极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最后两句“直待四郊高鸟尽,掉鞍齐向国门归”则是狩猎告一段落,等到四周的高飞鸟儿消失殆尽,便纷纷解鞍,众人共同向着国门方向回返。这不仅描绘了狩猎结束后的景象,也隐含了一种归属与安全感。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狩猎活动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娱乐生活,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和狩猎文化的深切情感。
不详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满院桐花鸟雀喧,寂寥芳草茂芊芊。
吾师正遇归山日,闲客空题到寺年。
池竹闭门教鹤守,琴书开箧任僧传。
人间不自寻行迹,一片孤云在碧天。
相州吹角欲斜阳,匹马摇鞭宿内黄。
僻县不容投刺客,野陂时遇射雕郎。
云中粉堞新城垒,店后荒郊旧战场。
犹指去程千万里,秣陵烟树在何乡。
客过当涂县,停车访旧游。
谢公山有墅,李白酒无楼。
采石花空发,乌江水自流。
夕阳谁共感,寒鹭立汀洲。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