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青门林亭燕集

都门连骑出,东野柳如丝。

秦苑看山处,王孙逐草时。

欢游难再得,衰老是前期。

林静莺啼远,春深日过迟。

落花今夕思,秉烛古人诗。

对酒当为乐,双杯未可辞。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都门连骑行出,东野柳如丝。
秦苑看山处,王孙逐草时。
欢游难再得,衰老是前期。
林静莺啼远,春深日过迟。
落花今夕思,秉烛古人诗。
对酒当为乐,双杯未可辞。

注释

都门:京都的城门。
连骑:成群结队地骑行。
东野:东方的田野。
柳如丝:柳树柔长如丝。
秦苑:秦朝的皇家园林。
王孙:贵族子弟。
逐草:追逐草地上的花草。
欢游:欢快游玩。
再得:再次获得。
前期:即将到来的阶段。
林静:树林宁静。
莺啼:黄莺鸣叫。
春深:春天深入。
日过迟:太阳下落得晚。
落花:凋落的花朵。
今夕思:今夜的思绪。
秉烛:手持蜡烛。
古人诗:古人的诗歌。
对酒:对着美酒。
当为乐:应当以此为乐。
双杯:两杯酒。
未可辞:不应推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欢快的春日宴会,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参与者愉悦心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都门连骑出”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的宏伟气势,众多骑士从都市的大门处纷纷而出,显露出一种盛世的繁华景象。而紧接着的“东野柳如丝”,则是对春日风光的细腻描绘,柳絮随风飘逸,如同轻柔的丝线。

“秦苑看山处”、“王孙逐草时”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私密和浪漫的情境。诗人在秦苑的美丽景色中观赏山峦,而王孙们则是在追逐春天里的青草,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

“欢游难再得”、“衰老是前期”两句,则流露出一丝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意识到这样的欢乐聚会难以重复,而个人的衰老与时日的推移也是不可抗拒的事实。

“林静莺啼远”、“春深日过迟”两句,通过对鸟鸣声和春光的描写,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时间流逝的氛围。莺啼在林间回响,而春日则似乎在悠长地延伸。

“落花今夕思”、“秉烛古人诗”两句,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文学传承的一种敬意。落花引发了诗人的沉思,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在烛光中吟咏诗篇。

最后,“对酒当为乐”、“双杯未可辞”两句,是诗人面对美好场景和朋友聚首时的豪迈情怀。无论是面对生活的欢愉,还是面对友谊的温馨,都应该举杯共饮,享受这一刻的美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宴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人间之乐以及文学传承的深切感悟和热爱。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县韩明府

步出青门去,疏钟隔上林。

四郊多难日,千里独归心。

暮鸟声偏苦,秋云色易阴。

乱坟松柏少,野径草茅深。

灞涘袁安履,汾南宓贱琴。

何由听白雪,秪益泪沾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晚夏即事临南居

何须学从宦,其奈本无机。

蕙草芳菲歇,青山早晚归。

广庭馀落照,高枕对闲扉。

树色迎秋老,蝉声过雨稀。

艰难逢事异,去就与时违。

遥忆衡门外,苍苍三径微。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

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

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

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乾。

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喜侯十七校书见访

东城独屏居,有客到吾庐。

发廪因舂黍,开畦复剪蔬。

许酣令乞酒,辞窭任无鱼。

遍出新成句,更通未悟书。

藤丝秋不长,竹粉雨仍馀。

谁为须张烛,凉空有望舒。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