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淮阳

微凉风叶下,楚俗转清闲。

候馆临秋水,郊扉掩暮山。

月明潮渐近,露湿雁初还。

浮客了无定,萍流淮海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微凉的风穿过树叶,楚地的风俗变得格外宁静。
旅馆面对着秋天的水面,郊外的门扉在傍晚的山色中关闭。
明亮的月光下,潮水慢慢靠近,露水打湿了归来的雁群。
漂泊的旅人没有固定的居所,像浮萍一样在淮海之间漂泊。

注释

微凉:轻微的凉意。
风叶:风吹过树叶。
楚俗:楚地的风俗。
清闲:宁静、悠闲。
候馆:旅馆。
秋水:秋天的水面。
郊扉:郊外的门扉。
暮山:傍晚的山峦。
月明:明亮的月光。
潮渐近:潮水慢慢靠近。
露湿:露水打湿。
雁初还:归雁刚回来。
浮客:漂泊的旅人。
无定:没有固定。
萍流:像浮萍一样漂泊。
淮海间:淮河和大海之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人夜泊淮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游子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微凉风叶下,楚俗转清闲。" 这两句写出了初秋时节的凉意,以及南方(楚地)人民生活节奏的缓慢和安逸。风吹动树叶,带来了一丝凉意,而南方的人们似乎也随着季节的变化,变得更加悠闲自在。

"候馆临秋水,郊扉掩暮山。"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所居的旅舍临近流动的秋水,与远处暮色中的山相呼应。这里的“候馆”指的是旅店或客栈,而“郊扉”则是郊外的门户,隐喻着诗人身在异乡,对归途的渴望。

"月明潮渐近,露湿雁初还。" 这两句写出了夜幕低垂,大地清凉中,月亮照耀下的景象,以及潮汐逐渐逼近和早归的大雁被露水沾湿的情形。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寓含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浮客了无定,萍流淮海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如同浮萍般在广阔的水面上漂流,不知何处为家的感慨。“萍流”指的是随波逐流的水草,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无根漂泊。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自己的游子情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意境美和深远的情感。

收录诗词(37)

张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 生卒年:约715~约779

相关古诗词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游灵岩

灵岩有路入烟霞,台殿高低释子家。

风满回廊飘坠叶,水流绝涧泛秋花。

青松阅世风霜古,翠竹题诗岁月赊。

谁谓无生真可学,山中亦自有年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酬张二十员外前国子博士窦叔向

故交日零落,心赏寄何人。

幸与冯唐遇,心同迹复亲。

语言未终夕,离别又伤春。

结念湓城下,闻猿诗兴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严陵钓台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