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岩

灵岩有路入烟霞,台殿高低释子家。

风满回廊飘坠叶,水流绝涧泛秋花。

青松阅世风霜古,翠竹题诗岁月赊。

谁谓无生真可学,山中亦自有年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灵岩有一条小路通向云雾缭绕的地方,那里是僧侣们居住的层层台殿。
微风吹过回廊,落叶随风飘落,涧水流淌,带着秋日的花朵漂浮其中。
古老的青松见证了世间的沧桑,翠绿的竹子上刻着岁月的痕迹。
谁说在世间无法学习无生之境?山中的生活也有它独特的时光和繁华。

注释

灵岩:一座仙气缭绕的山岩。
烟霞:云雾和朝霞。
台殿:寺庙的殿堂。
释子:出家人,指僧侣。
风满:微风充满。
回廊:走廊。
坠叶:飘落的树叶。
绝涧:深涧。
阅世:历经世事。
风霜古:饱经风霜的老松。
翠竹:青翠的竹子。
题诗:刻诗或题字。
无生:超脱生死的境界。
真可学:可以学习和追求的。
山中:山里的生活。
年华:时光,岁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对灵岩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灵岩有路入烟霞"一句,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引领读者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那里有一条通往云端、迷雾缭绕的道路,彷彿可及却又难以触及。"台殿高低释子家"则是对山中寺庙建筑的描写,释子即出家人,这里的“家”字暗示了一种归属感和宁静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风满回廊飘坠叶,水流绝涧泛秋花",通过风吹动落叶、溪水携带着秋天的花朵,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幽深氛围。这里的“风”和“水”都是自然界中的元素,但在诗人的笔下,它们似乎具有了生命,共同演绎着山中的四季变换。

"青松阅世风霜古,翠竹题诗岁月赊"一句中,“青松”与“翠竹”都是常见的山林景象,但在这里它们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承载了时间的痕迹和诗人的情感。"阅世"意味着见证了无数年的风霜,"题诗"则是诗人对岁月流逝的记录与抒发。

最后两句"谁谓无生真可学,山中亦自有年华"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谁谓无生"可能是在质疑或反思某种关于生命或修行的观点,而“山中亦自有年华”则是诗人对山中自然界自身拥有时间流逝的一种认同,似乎在说,即使远离尘世,也无法完全脱离时间的轨迹。

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自然界及其生命力度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7)

张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 生卒年:约715~约779

相关古诗词

酬张二十员外前国子博士窦叔向

故交日零落,心赏寄何人。

幸与冯唐遇,心同迹复亲。

语言未终夕,离别又伤春。

结念湓城下,闻猿诗兴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严陵钓台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赠章以元昆仲

相见谈经史,江楼坐夜阑。

风声吹屋响,灯影照人寒。

俗薄交游尽,时危出处难。

衰年逢二妙,亦得闷怀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邹判官往陈留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氓。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