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转应曲》(其十四)中的片段。它以"秋柳"为题,通过描绘秋柳的形象,寄寓了女子的情感。"白下蛾眉怨否",这里的"白下"可能指的是南京,"蛾眉"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暗示了女子可能在思虑或哀怨。"吴霜欲下还迟","吴霜"象征白发,言秋霜降临,暗示时光流逝,而她的青春不再。"不点潘郎鬓丝",潘郎出自南朝宋代谢眺的诗句,这里借指女子希望自己的容颜不改,而潘郎的鬓发却已斑白。
"丝鬓。丝鬓。独自倚楼看镜",直接描绘了女子对着镜子,看着自己逐渐增多的白发,感到孤独和岁月的无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女子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清末民初女性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