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曲(其十六)

秋雨。秋雨。钗剔银缸无语。黄昏独掩虚帷。

月转西楼未归。归未。归未。门外猧儿惊吠。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转应曲》(其十六)中的片段。它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秋雨。秋雨。钗剔银缸无语。" 这两句以反复手法强调秋雨连绵,暗示了主人公在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只能借着银色的灯盏(银缸)照亮周围,但心情却无法因此而开朗,只能默默无言。

"黄昏独掩虚帷。" 黄昏时分,主人公拉上虚掩的窗帘,进一步渲染出孤寂的氛围,暗示着她对远方人的期盼和内心的落寞。

"月转西楼未归。归未。归未。" 月亮已经移动到西楼,时间流逝,但主人公期待的人仍未归来,她反复追问“归未”,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焦虑。

"门外猧儿惊吠。" 最后,门外的狗吠声打破了宁静,可能是对主人归来的一种呼应,也可能是主人公内心不安的外在反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雨、银灯、黄昏、月夜和犬吠等意象,勾勒出一个女子在秋夜等待归人的情景,情感深沉而动人。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转应曲(其十七)

今夕。今夕。记得仲秋十七。扇头有女乘鸾。

天上常仪镜圆。圆镜。圆镜。钗燕角巾厮并。

形式:

转应曲(其十八)

花下。花下。闲听红娘抛打。一秋逤逻慵弹。

百蝶罗衿佩兰。兰佩。兰佩。可似扇头香坠。

形式:

转应曲(其十九)

蛩语。蛩语。梧叶堕阶如雨。西风昨夜新寒。

不卷绯罗绣帘。帘绣。帘绣。珍重兰猗菊秀。

形式:

转应曲(其二十)

来暮。来暮。日上高楼凝伫。楼前烟雨萋迷。

杨柳千条向西。西向。西向。长记渭城低唱。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