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四)次韵别张梦卿

一叶堕金井,秋色满蟾宫。

婵娟影里,玉箫吹断碧芙蓉。

缭绕宫墙千雉,森耸觚棱双阙,缥缈五云中。

郁郁葱葱处,佳气夜如虹。日华边,江海客,每从容。

青钱万选,北门东观会留侬。

堪叹抟沙一散,今夜扁舟何许,红蓼碧芦丛。

无地寄愁绝,把酒酹西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四》是宋代词人袁去华的作品,以秋天景色为背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感慨。开篇“一叶堕金井,秋色满蟾宫”描绘了落叶飘落,秋意盎然的景象,将读者带入清冷的月宫之中。接下来,“婵娟影里,玉箫吹断碧芙蓉”通过月光下玉箫声的消逝,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缭绕宫墙千雉,森耸觚棱双阙,缥缈五云中”描绘了宫殿的壮观与神秘,暗示词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然而,“郁郁葱葱处,佳气夜如虹”又展现出昔日皇家气象的余晖,如同夜晚的彩虹般绚丽。

“日华边,江海客,每从容”转而写到词人自己,作为一位漂泊的游子,他心境平静,但又充满离愁。“青钱万选,北门东观会留侬”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暗示可能会在京城有所际遇。

“堪叹抟沙一散,今夜扁舟何许,红蓼碧芦丛”借喻人生的聚散无常,扁舟在红蓼碧芦丛中,流露出词人孤独无依的感伤。最后,“无地寄愁绝,把酒酹西风”直接抒发了无法排遣的愁绪,只能借酒向西风寄托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词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94)

袁去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 字:宣卿
  • 籍贯:江西奉新(一作豫章)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雪

云冻鸟飞灭,春意著林峦。

姮娥何事,醉撼瑞叶落人间。

斜入酒楼歌处,微褪茅檐烟际,窗户漾光寒。

西帝游何许,翳凤更骖鸾。玉楼耸,银海眩,倚阑干。

渔蓑江上归去,浑胜画图看。

三嗅疏枝冷蕊,索共梅花一笑,相对两无言。

月影黄昏里,清兴绕吴山。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七)

鸟影度疏木,天势入平湖。

沧波万顷,轻风落日片帆孤。

渡口千章云木,苒苒炊烟一缕,人在翠微居。

客里更愁绝,回首忆吾庐。功名事,今老矣,待何如。

拂衣归去,谁道张翰为莼鲈。

且就竹深荷静,坐看山高月小,剧饮与谁俱。

长啸动林木,意气欲凌虚。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送杨廷秀赴国子(其五)博士用廷秀韵

笔阵万人敌,风韵玉壶冰。

文章万丈光焰,论价抵连城。

小试冯川三异,无数成阴桃李,寒谷自春生。

奏牍三千字,晁董已销声。玺书下,天尺五,运千龄。

长安知在何处,指点日边明。

看取纶巾羽扇,静扫神州赤县,功业小良平。

翻笑凌烟阁,双鬓半星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定王台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