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提干赴班

不枉金闺贮一贤,唱名重见冕旒前。

省闱见说第三赋,选调犹迟十八年。

据实语人南峤事,无多行李浙江船。

壶山群彦官今紧,直谅如今合茹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不枉费闺中珍藏才女,再次唱名得以面君前。
听说她在省试中已写第三篇赋,选拔却还需等待十八年。
他如实告诉别人关于南峤的经历,行装简单只乘浙江小舟。
如今壶山众多才俊官员职位紧张,正直诚信之人应如他这般被接纳。

注释

不枉:不虚此行,值得。
金闺:古代女子居住的地方,指富贵人家的女子。
贮:收藏。
贤:有才德的人。
唱名:科举考试时公布考生姓名。
冕旒:古代帝王的冠冕,这里代指皇帝。
省闱:省级考试场所。
第三赋:指第三篇应试文章。
选调:选拔任用。
十八年:表示时间长,强调等待之久。
据实:据实情。
南峤:古代南方地区,泛指遥远的地方。
行李:行装,随身物品。
浙江船:指浙江一带的小船,可能暗示其出身平凡或旅途简朴。
壶山:比喻人才聚集之地。
群彦:众多才子。
官今紧:官位竞争激烈。
直谅:正直诚信。
茹连: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应得的职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之妹李昴英所作,名为《送黄提干赴班》。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的离别之情。

“不枉金闺贮一贤,唱名重见冕旒前。”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赞扬黄提干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物,其名声显赫,足以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金闺指的是深宫或内宫,贮一贤则是藏匿一个有才能的人,唱名重见冕旒前,则是说黄提干的名字被再次宣告于朝堂之前。

“省闱见说第三赋,选调犹迟十八年。”这里诗人提及与友人的交往历史,省闱即是省察心扉,指深思熟虑。第三赋可能是某种文艺创作或考试的成果,而“选调犹迟十八年”则表达了对黄提干才华的肯定和期待,他的才气如同佳酿越陈越香,但却未能得到及时的认可。

“据实语人南峤事,无多行李浙江船。”诗人在这里回忆与黄提干共同度过的时光,南峤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事件的指代。无多行李则是形容出发时简单的行囊,而浙江船则是离别时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壶山群彦官今紧,直谅如今合茹连。”这一句中,壶山可能是黄提干即将赴任的地方,群彦指的是多位才子或同僚。官今紧表达了对其职务的重视,而“直谅如今合茹连”则是对友人能够保持真诚本性的期许和肯定。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李昴英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出她对于朋友才华的认可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00)

李昴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循倅黄必昌之官

好风佳月说龙川,人喜新来别乘贤。

才尽优为千里式,学今有用四书全。

黄门祠下挥吟笔,丞相岭头先著鞭。

莫但俛眉衔纸尾,忍教田里苦颠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湛师回罗浮花首山

翩然拂袖忽然回,带得罗浮面目来。

乞食又还双足茧,坐禅岂是寸心灰。

故依花首从三靖,旋摘茶芽供一杯。

兰若苦空君不厌,可能为我扫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鉴师住灵洲寺

少年芹泮也儒冠,底事缁袍染异端。

孤岛一灯开佛屋,长身七尺占僧单。

钟鸣鱼叩随缘过,棹舞鸥飞取次看。

亭下听经鼋在否,石栏摇影碧波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演侄三首(其三)

一同休戚尉相关,肉食那容职旷瘝。

验视难真防木刻,追擒易误戒弓弯。

千寻树看萌芽始,万里行从跬步间。

大抵穷通皆定分,炎门邪径莫跻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