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世谓七夕后雨为洗车雨 又七夕后鹊顶毛落 俗谓架桥致然 戏作二绝(其一)》中的第一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七夕节后雨天的感慨以及对传统习俗的幽默解读。
诗中前两句“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描绘了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景,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诗人认为这种短暂的相聚,远不及一年中长久分离所带来的思念之苦。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离别之痛的深刻。
后两句“最恨明朝洗车雨,不令回脚渡天河”,则将话题转向了七夕节后的雨,即所谓的“洗车雨”。诗人表达了对这种雨的不满,因为这不仅意味着牛郎织女的再次分离,还可能阻碍他们再次相会的机会。这里的“洗车雨”既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对传统习俗中美好愿望实现难度的讽刺。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节日和习俗的独特见解,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间情感的深切关怀。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