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毋殿丞赴任齐州

三齐号难治,民瘼待良医。

勿谓人多诈,须教吏不欺。

鱼盐多近海,桑柘润连淄。

御札新颁历,无忘训诫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齐国的治理向来艰难,百姓的疾苦需要贤良的医生来救治。
不要以为人心险恶,官员应当教导他们不欺诈民众。
这里鱼盐丰富靠近大海,桑柘茂盛滋润着淄水两岸。
皇帝的新历法刚刚颁布,切勿忘记其中的训诫之言。

注释

三齐:古代齐国的三个区域。
瘼:疾苦,病痛。
良医:优秀的医生或能解决难题的人。
诈:欺骗。
吏:官吏。
欺:欺诈。
鱼盐:渔业和盐业。
近海:靠近海边。
桑柘:桑树和柘树,用于养蚕和造纸。
润:滋润。
淄:古代山东的河流。
御札:皇帝的诏书。
颁历:颁布新的历法。
训诫词:教导或告诫的话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送毋殿丞赴任齐州》。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事的抒发,寄寓了作者对于友人新任职责的期望与祝福。

首句“三齐号难治”,言说三齐之地(即古代齐国地域,今山东、河北一带)历来以难于管理著称,这是对地方复杂多变情况的一种概括。其次,“民瘼待良医”则用医疗比喻,表达人民期待能有明智领导者的到来,以解决他们的困扰。

接着,“勿谓人多诈,须教吏不欺”,告诫赴任之官员,不应轻视民众,认为他们皆为骗子,而是要教育和引导官吏诚信公正,不欺凌百姓。这两句传达了对官员的期望,即希望其能以德治国,赢得民心。

“鱼盐多近海,桑柘润连淄”则描绘自然景象。鱼盐之物产自海边,而桑树与柘树因雨水滋润而生长,这些都是对新任地区资源丰富和生态宜人的赞美。

最后,“御札新颁历,无忘训诫词”中“御札”指的是皇帝的诏书或命令,表明友人赴任之事已得到上级的认可与支持。诗人希望其珍惜这份信任,不忘初心,将皇上的教诲和自己的责任铭记在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赴任官员的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对地方治理之道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内容既有深度,又具备了一定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送牛学士知润州

诏从书殿理江干,江外生民识谏官。

京口浪花迎棹白,海门山色入楼寒。

茅君仙洞披图见,张祜诗牌拂藓看。

他日政成无一事,好吟新句寄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王司谏赴淮南转运

白兽樽前侍玉除,暂分邦计别宸居。

映淮风月供吟笔,拱极星辰伴使车。

别岸酒浓桑叶落,野亭霜薄菊花疏。

东南莫作三年调,红药香繁在直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冯学士入蜀

锦川宜共少年期,四十风情去未迟。

蚕市夜歌攲枕处,峨嵋春雪倚楼时。

休誇上直吟红药,多羡乘轺听子规。

莫学当初杜工部,因循不赋海棠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史馆学士杨亿闽中迎侍

迎侍闽川去路长,才名官职过欧阳。

翰林贵族誇东榻,史馆清衔庆北堂。

别酒正逢寒菊绽,归舟应见早梅香。

拾遗健羡吟诗送,莫笑蹉跎两鬓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