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蹇复飘零,天涯若堕萤。
东风吹痼疾,暖日极青冥。
蚕市归农醉,渔舟钓客醒。
论邦苦不早,祗此负王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与孤独,以及对国家时事的忧虑。"孤蹇复飘零",形容草木凋零,给人以荒凉之感;"天涯若堕萤"则是比喻边疆之远,如同天边的流萤,表现了诗人对遥远边塞生活的无限感慨。"东风吹痼疾"和"暖日极青冥"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春天到来时气候多变、疾病缠身的不适感。
而在下片,诗人转向生活细节,如"蚕市归农醉"和"渔舟钓客醒",通过对农民与渔夫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中简单快乐的向往。最后两句"论邦苦不早,祗此负王庭"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忧虑和责任感,认为自己的担忧并非过早,而是出于对君主和朝廷的忠诚。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边塞之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一行千里外,几事寸心间。
才子贫堪叹,男儿别是闲。
黄河淹华岳,白日照潼关。
若值乡人问,终军贱不还。
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脱文君取次游。
携挈共过芳草渡,登临齐凭绿杨楼。
庭前蛱蝶春方好,床上樗蒲宿未收。
坊号偃松人在否,饼炉南畔曲西头。
百蛮降伏委三秦,锦里风回岁已新。
渠滥水泉花巷湿,日销冰雪柳营春。
何年道胜苏群物,尽室天涯是旅人。
焚却蜀书宜不读,武侯无可律余身。
茫茫驱匹马,归处是荒榛。
猿迹破庭雪,鼠踪生甑尘。
开门冲网断,扫叶放苔匀。
为惜诗情错,应难致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