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后与同年宴李丞相宅

十年苦学文,出语背时向。

策力不自知,艺围辄掉鞅。

薄技遭休明,一第君所唱。

拔身泥滓底,飘迹云霞上。

气和朝言甘,梦好夕魂王。

轩眉失旧敛,举意有新况。

爽如秋后鹰,荣若凯旋将。

台府张宴集,吾辈纵谑浪。

花梢血点乾,酒面玉纹涨。

狂歌互喧传,醉舞迭阆伉。

兹时实无营,此乐亦以壮。

去去登显涂,幸无隳素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舜钦在科举及第后的喜悦与狂欢场景。开篇“十年苦学文,出语背时向”道出了诗人寒窗苦读的艰辛岁月,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接着“策力不自知,艺围辄掉鞅”表达了诗人虽有才学却未被时人所识的无奈。

“薄技遭休明,一第君所唱”转折点到,诗人终于在盛世中脱颖而出,获得科举成功。“拔身泥滓底,飘迹云霞上”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从底层跃升至高位的转变,如同从尘埃中飞升至云端。

“气和朝言甘,梦好夕魂王”描绘了诗人及第后的精神愉悦,朝气蓬勃,梦想成真。“轩眉失旧敛,举意有新况”则表现了诗人眉宇间的自信与新气象。

“爽如秋后鹰,荣若凯旋将”以鹰击长空、将军凯旋作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荣耀与自豪感。“台府张宴集,吾辈纵谑浪”写出了在李丞相府中的盛宴欢聚,同僚们尽情嬉戏。

“花梢血点乾,酒面玉纹涨”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景象,花瓣洒落,酒液泛起细腻的泡沫。“狂歌互喧传,醉舞迭阆伉”则展现了诗人与同僚们的狂歌劲舞,乐不可支。

最后,“兹时实无营,此乐亦以壮”表达了诗人此时此刻无欲无求的自由状态,以及这种快乐的壮丽。“去去登显涂,幸无隳素尚”则是对未来仕途的期待与对初心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及第后的喜悦、狂欢与自我超越,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升阳殿故址

昔在开元中,此名升阳殿。

西通大明宫,夹道直如箭。

至尊黄金舆,乘春日幸宴。

翠嫔戛钟鼓,欢呼奏新遍。

巧舞风燕翻,妖歌露莺啭。

酒光射锦幄,上下花会炫。

雕盘堆繁英,艳粉弱自战。

天欢日无穷,臣谏莫敢献。

乐极哀继之,在理亦可见。

胡来塞宫阙,腥膻污香荐。

纵火寝庙平,挥戈君臣迸。

庸嗣忽前丑,泚巢更祸乱。

冉冉竟覆亡,返为耕牧便。

瓦砾虽费犁,土壤颇肥衍。

盖由杀人多,膏血浸渍远。

髑髅今成堆,皆昔燕赵面。

每因锄耨时,数得宝玉片。

今秋雨泽多,谷穗密如辫。

农惟喜丰稔,吾独闵迁变。

不有失德君,焉为穑夫佃。

大国尚如此,小人易流转。

道德可久长,作诗将自劝。

形式: 古风

大雾

欲晓霜气重不收,馀阴乘势相淹留。

化为大雾塞白昼,咫尺不辨人与牛。

群鸟啁啾满庭树,欲飞恐遭罗网囚。

四檐晻蔼下重幕,微风吹过冷自流。

窃思朝廷政无滥,未尝一日封五侯。

何为终朝不肯散,焉知其下无蚩尤。

思得壮士翻白日,光照万里销我之沈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蓝田悟真寺作

旅食长安城,回遑奔走无停行。

清怀壮抱失素尚,胸中堆积尘土生。

偷閒得至玉峰下,为闻悟真之寺之嘉名。

杖邛赤脚渡蓝水,细流激激心骨清。

仰看苍山高峰旁,白云明灭藏日光。

行人遥指置寺处,正在白云之中央。

逡巡缘栈更险绝,攀萝扪壁随低昂。

朋行咫尺乃相失,已与云雾相翱翔。

时闻啼鸟如吹竹,数步一休还纵目。

行行未知高则危,下视昏烟覆平陆。

满岩佳树尤朴樕,赫赤如霞间浓绿。

是时八月初,路旁已见芬芬菊。

贪奇恋景不知倦,侧睥又复心瑟缩。

神魂飞下大壑幽,定省移时进双足。

寺门高开朝日辉,丹青黯澹唐时屋。

老僧引我周游看,且云白氏子诗乃实录。

此诗畴昔予所闻,殷殷更向碑前读。

按言索像今无复,惟有流泉数道如车辐。

我嫌世累欲暂居,又云此地无留宿。

殿宇之后林莽中,日暮尝有虎豹伏。

凿石龛边崖至深,近有浮屠于此相枨触。

悁心宿忿两不解,一乃颠挤死其谷。

我闻为之久颦蹙,此向期将避烦辱。

不为伤生事,争如平地随流俗。

叹息回头急出山,始觉全躯已为福。

形式: 古风

兴庆池

馀润涨龙渠,疏溜连清浐。

助晓远昏山,浮秋明刮眼。

渔归别浦闲,雁下沧波晚。

岸北有高台,离魂荡无限。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