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送赵治中

见平蛮诗卷,都道是、胆包躯。

听细话平生,辞虽慷慨,气却舒徐。

春风忽然吹兴,正琼花时节别江都。

恨煞楼头双鹤,不能留住须臾。轻烟细雨湿平芜。

一舸下东吴。想柱杖寻梅,敲门看竹,多在西湖。

行装不须多办,把锦囊、分付小奚奴。

怕过孤山山下,一杯先酹林逋。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元代张之翰的《木兰花慢·送赵治中》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对友人赵治中的深深惜别之情。开篇“见平蛮诗卷,都道是、胆包躯”,赞扬了赵治中的英勇与才情,暗示他在征战中表现出的胆识和决心。接着,“听细话平生,辞虽慷慨,气却舒徐”描绘了赵治中不仅武勇,还有着深沉内敛的气质,言语间透露出他的豪情与从容。

“春风忽然吹兴,正琼花时节别江都”以春天的景色烘托离别氛围,暗示了赵治中离去的季节,同时借“恨煞楼头双鹤,不能留住须臾”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挽留之意。下片,“轻烟细雨湿平芜。一舸下东吴”描绘了送别的场景,烟雨朦胧中,友人乘舟远去,诗人的心绪随着船只渐行渐远。

“想柱杖寻梅,敲门看竹,多在西湖”想象赵治中在杭州的生活,寄寓了对友人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期待。结尾“行装不须多办,把锦囊、分付小奚奴。怕过孤山山下,一杯先酹林逋”再次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提醒他不必带太多行李,只需带上诗书,还表达了对孤山隐士林逋的敬仰,希望赵治中能像林逋那样淡泊名利,享受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壮志豪情的赞颂,又有细腻入微的关怀,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深情与祝愿。

收录诗词(74)

张之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 字:周卿
  • 号:西岩老人
  • 籍贯:邯郸
  • 生卒年:1243—1296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去年鞍马东来,为予尝说辽阳好。

而今风物,战尘低暗,阵云高绕。

幕府抡材,纵横健笔,似君元少。

看灯前草就,捷书一纸,飞奏入、龙楼晓。

遥望蓬莱晻霭,问何如、日边琼岛。

雁来时候,霜风凄紧,应思归早。

万里西州,双亲虽健,众雏犹小。

怕区区,但了平日心事,约山间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中年怕见离筵,恶怀易感欢难遇。

愁城百丈,旧时全仰,酒兵遮护。

不饮而今,如何禁得,欲行还住。

与元戎已别,弓刀小队,能为我、年来去。

一阵黄昏细雨。正心头、万丝千绪。

几家灯火,烟迷湖水,风号堤树。

咫尺重闉,故人千里,可能无句。

听谯楼,更鼓寒声历历,倚篷窗赋。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张大经寓第牡丹

旧时来往燕都,为花常向花前醉。

十年一梦,鬓丝如许,尚余情味。

曾见君家,后园深处,满栽姚魏。

恨匆匆过了,寻芳时候,又早是、春归际。

只想十分憔悴。说两株、吐花犹未。

曲栏干凭,朝酣不语,为谁凝思。

拟合金笺,清平妙曲,与渠相慰。

怕今宵,便有无情风雨,作遮藏计。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送程达之万户还宣城

我从年少知君,胸中气与秋天杳。

天戈南下,几番屯戍,几番征讨。

笔砚从戎,诗书为将,世间元少。

想何如静处,求田问舍,便辞得、功名了。

兵府水围山绕。尽雄深、不妨吟稿。

秋高时候,羽书催急,渡江须早。

号令重明,角声风冷,剑华霜晓。

要从今,做取十分事业,恰归来好。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