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杨德逢庄

携僧出西路,日晏昧所投。

循河望积谷,一饱觉易谋。

稚子举桉出,咄嗟见盘羞。

饭新粳有香,煮菜旨且柔。

暮从秀岩归,秣蹇得少留。

捧腹笑相语,果然无所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带着僧人走向西边的小路,天色渐晚迷失了方向。
沿着河边寻找堆积的谷物,饱餐一顿的想法变得简单易行。
年幼的孩子端着碗出来,惊讶地看到满盘的食物。
米饭散发出新稻的香气,烹饪的蔬菜既美味又柔软。
傍晚时分,我们从秀岩山归来,喂马后稍作停留。
大家捧腹大笑,交谈中发现确实没有什么需求。

注释

携僧:带着僧人。
西路:西边的小路。
日晏:天色渐晚。
昧所投:迷失方向。
积谷:堆积的谷物。
易谋:简单易行。
稚子:年幼的孩子。
咄嗟:惊讶地。
盘羞:满盘的食物。
饭新粳:米饭散发新稻香。
煮菜:烹饪的蔬菜。
旨且柔:美味且柔软。
秀岩:秀岩山。
秣蹇:喂马。
捧腹笑:捧腹大笑。
果然:确实。
无所求:没有什么需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情景。诗人携带僧侣,行走在西边的小路上,夕阳的光线柔和而又迷离,让人难以辨别方向。他们沿着河岸走着,望见远处山谷堆积,心中暗想一顿简单的食物就足矣。

诗中的“稚子举桉出”显示了对纯真无邪儿童行为的观察,而“咄嗟见盘羞”则表达了一种同情和理解。饭菜虽简单,却因其新鲜而散发出香气,煮蔬菜也恰到好处,既美味又柔和。

暮色降临时,诗人从秀丽的岩石旁边归来,这一路上显得有些踉蹇,但心中却感到满足与喜悦。他们捧着自己的肚腹,大笑相对,一切烦恼似乎都随风而去。

“果然无所求”这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是中国古代士人常有的理想状态。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一种简约而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过食新城藕

他年过食新城藕,枕藉船中载亲友。

今年却到经行处,独坐昏烟对舞柳。

甘酸向口无所适,牢落盘餐与樽酒。

冰房玉节漫自好,欲御还休涕垂手。

曾参宦学居常近,阳城离别初不久。

人间此愿两未能,西风落日空回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阴山画虎图

阴山健儿鞭鞚急,走势能追北风及。

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

回旗倒戟四边动,抽矢当前放蹄入。

爪牙蹭蹬不得施,碛上流丹看来湿。

胡天朔漠杀气高,烟云万里埋弓刀。

穹庐无工可貌此,汉使自解丹青包。

堂上绢素开欲裂,一见犹能动毛发。

低徊使我思古人,此地抟兵走戎羯。

禽逃兽遁亦萧然,岂若封疆今晏眠。

契丹弋猎汉耕作,飞将自老南山边,还能射虎随少年。

形式: 古风

阴漫漫行

愁云怒风相追逐,青山灭没沧江覆。

少留灯火就空床,更听波涛围野屋。

忆昨踏雪度长安,夜宿木瘤还苦寒。

谁云当春便妍暖,十日九八阴漫漫。

形式: 古风

两山间

自予营北渚,数至两山间。

临路爱山好,出山愁路难。

山花如水净,山鸟与云闲。

我欲抛山去,山仍劝我还。

祗应身后冢,亦是眼中山。

且复依山住,归鞍未可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