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艺将毕呈诸公

文昌宫里柳依依,谁折长条赠我归。

雨润紫泥昏诏墨,风吹红蕊上朝衣。

玉堂燕子应先入,朱阁杨花已半飞。

寒食未过春景熟,好同天陌去騑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在文昌宫中,柳树随风摇曳,是谁折下柳条赠我踏上归途。
雨滴滋润着紫色的诏书,墨迹显得模糊,微风吹过,红色的花朵落在朝臣的衣物上。
我想玉堂中的燕子应该已经率先飞回,朱红色阁楼上的杨花也飘落了一半。
寒食节还未过去,春天的气息浓厚,正是好时光,让我们一同策马游走在郊外的道路上。

注释

文昌宫:古代官署名,这里代指朝廷。
柳依依:形容柳树随风轻柔摇摆的样子。
昏诏墨:暗淡的诏书墨迹,可能暗示政事繁忙或心情低落。
红蕊:红色的花朵,此处可能指桃花或其他春季花卉。
天陌:郊外的道路,田野小径。
騑騑:马行走的声音,代指策马出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宴会前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诗中的意境清新雅致,充满了对文学艺术和自然之美的赞颂。

文昌宫里柳依依,勾勒出春日游宴前的宁静气氛,那些柔软的柳枝似乎在等待着谁去摘取,以作为赠送的礼物。"谁折长条赠我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礼物的期待与渴望。

"雨润紫泥昏诏墨,风吹红蕊上朝衣"两句,通过对雨后的湿润和风中的花香进行描绘,表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生机勃勃。"紫泥"暗示着皇宫或官府的高贵,而"昏诏墨"则是书信的墨香,这里可能指代着文学艺术的氛围。而"风吹红蕊上朝衣",则是春日风中带来的花香,渲染在早晨穿戴整洁的衣物上。

接下来的"玉堂燕子应先入,朱阁杨花已半飞",则描绘了燕子先行进入宏伟建筑,以及杨花已经开始飘落的情景。这里突出了春天来临时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两句"寒食未过春景熟,好同天陌去騑騑"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春天还未完全展现其美丽之际,就与朋友们一同出游,享受这份宁静而悠长的情谊。"寒食"指的是清明节后第二个星期的冷食节,这里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而春景尚未完全成熟。"好同天陌去騑騑"则是诗人对与朋友共享这份美好的渴望,"騑騑"形容行走时轻盈的脚步声,增添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趣。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文艺气息的春日世界。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公辟

念昔都门手一携,春禽争向苧萝啼。

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

舞急锦腰迎十八,酒酣玉盏照东西。

何时得遂扁舟去,雪棹同君访剡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望京馆

一从绝漠返朱轮,便有东风逐去尘。

和气旋成燕谷暖,使华重照苏门新。

山川如避中原执,天地应酣上国春。

二月塞亭行欲尽,初花犹未识归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

冷香疑到骨,琼艳几堪餐。

半醉临风折,清吟拂晓观。

赠春无限意,和雪不胜寒。

桃李有惭色,枯枝试并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涿州

涿州亭下柳依依,谁折长条送客归。

晓月未消燕戍酒,春云初拂汉台衣。

玉堂社燕宜先入,沙碛晴鸿己半飞。

回首青山欲千里,行人犹自马騑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