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夜怪诗(其十二)

乱鲁负虚名,游秦感宁生。

候惊丞相喘,用识葛卢鸣。

黍稷滋农具,轩车乏道情。

近来筋力退,一志在归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鲁莽行为背负着空虚的名声,游历秦国感慨于宁生的遭遇。
守候间惊讶于丞相的叹息,通过此事认识到了葛卢马鸣的含意。
田间的谷物滋养了农耕器具,而华丽的车驾却缺乏行道的真情。
近来体力日渐衰退,一心只向往着归隐田园的生活。

注释

乱鲁:鲁莽的行为。
虚名:空洞无实的名声。
游秦:在秦国游历。
宁生: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清贫高洁之士,具体人物不详,此处泛指令人感慨的人物。
候惊:守候时感到惊讶。
丞相喘:丞相的叹息或沉重的呼吸,可能暗示其内心的忧虑。
用识:因此认识到。
葛卢鸣:典故,葛卢是能听懂马语的人,这里比喻理解深层含义。
黍稷:泛指农作物,这里特指谷物。
滋:滋养,促进生长。
农具:农业工具。
轩车:装饰华美的车,代指富贵生活。
乏:缺乏。
道情:行道的真情或对自然田园的热爱。
筋力退:体力衰退。
一志:一心一意。
归耕:回归田园,从事农耕,也象征着归隐生活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归乡之心。开篇"乱鲁负虚名,游秦感宁生"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承受着世俗的虚名与压力,同时内心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候惊丞相喘, 用识葛卢鸣"则是说诗人因某种事件而感到震惊,这里的"丞相"可能指的是当时的权贵,而"用识"一词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这种惊吓之事的关注和理解。

接下来的"黍稷滋农具,轩车乏道情"描述了农业生活中的宁静与安逸,以及对故乡道路的怀念。"近来筋力退,一志在归耕"则表明诗人近来感到体力不如往日,但内心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到故乡,重新开始耕作的简单生活。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情怀,以及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人的笔触既展示了其深邃的情感,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一隅。

收录诗词(646)

不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蘋洲碧衣女子吟

碧水色堪染,白莲香正浓。

分飞俱有恨,此别几时逢。

藕隐玲珑玉,花藏缥缈容。

何当假双翼,声影暂相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石瓮寺灯魅诗(其三)

烟灭石楼空,悠悠永夜中。

虚心怯秋雨,艳质畏飘风。

向壁残花碎,侵阶坠叶红。

还如失群鹤,饮恨在雕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杂曲歌辞.蔟拍相府莲

莫以今时宠,宁无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

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应门。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元]韵

无题

偶因狂疾成殊类,灾患相仍不可逃。

今日爪牙谁敢敌,当时声迹共相高。

我为异物蓬茅下,君已乘轺气势豪。

此夕溪山对明月,不成长啸但成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