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虞道二十三弟

向别已复久,此怀谁与明。

书来慰吾意,诗重识君情。

放鹤惜未到,飞鸿今尚横。

何由一随汝,端为薄浮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分别已经很久了,这份情感谁能理解呢。
你的信件安慰了我的心情,重读你的诗又让我感受到你的深情。
遗憾的是我未能亲自放飞白鹤,如今只能看着鸿雁飞翔。
怎样才能跟随你,只因看淡了那些虚浮的名声。

注释

向别:离别。
已复久:已经很久。
此怀:这种心情。
谁与明:谁能理解。
书来:书信到来。
慰吾意:安慰我的心情。
诗重识:重新认识。
君情:你的感情。
放鹤:放飞白鹤。
惜未到:遗憾未能到达。
飞鸿:飞翔的鸿雁。
尚横:还在飞翔。
何由:如何能够。
一随汝:跟随你。
端为:只是因为。
薄浮名:轻视虚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冲之所作,和虞道二十三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书信和诗词来传递彼此的情感。

"向别已复久,此怀谁与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没有见到亲友,内心充满了对他们的思念。"此怀" 指的是诗人的心中所怀抱的深情,而"谁与明" 则是询问在这漫长的别离中,有谁能真正理解诗人的心意。

"书来慰吾意,诗重识君情。" 这两句描绘了书信和诗词作为传递情感的媒介,能够抚慰诗人内心的忧伤,同时也让彼此之间的情谊得以加深。"书来" 指的是收到了远方亲友的书信,而"诗重识君情" 则表明通过诗词,双方都能重新认识对方的心意。

"放鹤惜未到,飞鸿今尚横。"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书信在途中的景象,"放鹤" 比喻着书信像鹤一样穿梭于天际,而"飞鸿今尚横" 则形容远处传来的信息如同鸿鹄的足迹,虽然已经很近,却仍未到达。

"何由一随汝,端为薄浮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随着书信一同前往,哪怕是虚幻的名义也好。"何由" 表示疑问,而"一随汝" 则是诗人的愿望,即便随着这封书信离去;"端为薄浮名" 强调了这种愿望即使是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名字,也在所不辞。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深厚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书信和诗词作为传递心意媒介的珍视。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范元章惠然相过见问奇章公服钟乳三千两事因为长句戏之

君家文物冠先朝,破甑生尘久寂寥。

借有三千两钟乳,定无八百石胡椒。

湘妃暗鼓卦边瑟,秦女高吹月下箫。

不待青春行乐了,直持玉检上宸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亭成

故里佗年隐,新亭此日成。

江山俱有助,草木尽知名。

圃菊黄浮酒,汀莼紫泛羹。

松风如与便,愿许从诸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复用韵

史奏德星今复聚,乡评月旦昔何惊。

颍川人望须公守,荀氏家声付此兄。

湖影龟鱼同聚散,棠阴燕雀半生成。

若为修禊无丝竹,古调新诗唱渭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复和少蕴内翰甥兼谢伯蕴通判兄再赠

西湖波浪还佳色,风物悲人老可惊。

游接竹林公对叔,梦迷春色我思兄。

酒沽鹦鹉杯行尽,诗傍蟾蜍研立成。

壮思不逢韩吏部,高名谁伴谢宣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