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君家文物冠先朝,破甑生尘久寂寥。
借有三千两钟乳,定无八百石胡椒。
湘妃暗鼓卦边瑟,秦女高吹月下箫。
不待青春行乐了,直持玉检上宸宵。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通过对古代文物的描述,以及对传说中珍贵物品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感情。
“君家文物冠先朝”一句表明主人家收藏的文物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这些文物承载着前朝的历史沉淀,彷彿能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艺术造诣。
“破甑生尘久寂寥”则描绘了一种荒废与静谧的场景,甑是古代的一种炊器,这里用来形容主人家收藏的文物长时间不被人问津,积满了岁月的灰尘。
“借有三千两钟乳,定无八百石胡椒”这两句通过对比著名珍宝——钟乳与胡椒的数量,强调了主人家财富与收藏之丰富和独特。钟乳是钟乳洞中形成的一种天然矿物质,因其形态奇特而备受珍视,而三千两则是一个夸张的数字,用来形容其多不胜数;胡椒在古代也是极为珍贵的调味品,八百石更是用以强调其数量之巨。
“湘妃暗鼓卦边瑟,秦女高吹月下箫”则通过对历史人物——湘妃与秦女的描述,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音乐的幻想世界。湘妃暗鼓卦边瑟,是在描绘一种神秘而又优雅的场景,传说中湘妃善于弹奏瑟,这里暗鼓卦边或许象征着一种只有内行人才知道的高深乐理;秦女高吹月下箫,则是在形容一种超脱尘世的音乐境界。
“不待青春行乐了,直持玉检上宸宵”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片刻珍惜的心情。作者似乎在告诫自己,不必等到青春散去,就要尽情享受这份难得的安宁与乐趣。玉检是古代官员手中持有的仪仗物品,这里借用其象征身份尊贵,宸宵则指朝廷之事。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回顾和个人生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情趣。
不详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故里佗年隐,新亭此日成。
江山俱有助,草木尽知名。
圃菊黄浮酒,汀莼紫泛羹。
松风如与便,愿许从诸生。
史奏德星今复聚,乡评月旦昔何惊。
颍川人望须公守,荀氏家声付此兄。
湖影龟鱼同聚散,棠阴燕雀半生成。
若为修禊无丝竹,古调新诗唱渭城。
西湖波浪还佳色,风物悲人老可惊。
游接竹林公对叔,梦迷春色我思兄。
酒沽鹦鹉杯行尽,诗傍蟾蜍研立成。
壮思不逢韩吏部,高名谁伴谢宣城。
胡儿少欲立奇功,贵买西宛玉面骢。
金躞蹀微鸣蹑影,锦连钱不动追风。
庭槐洗立清阴下,沙路调行返照中。
出郭借人乘岂肯,自誇骑入大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