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和少蕴内翰甥兼谢伯蕴通判兄再赠

西湖波浪还佳色,风物悲人老可惊。

游接竹林公对叔,梦迷春色我思兄。

酒沽鹦鹉杯行尽,诗傍蟾蜍研立成。

壮思不逢韩吏部,高名谁伴谢宣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西湖的波浪依然展现出美丽的景色,风景和氛围让人感叹岁月催人老。
游玩时仿佛与竹林七贤中的公对叔相遇,梦境中春色使我思念起兄长。
买来的酒已喝完鹦鹉杯,诗篇在月光下研磨而成。
壮志未酬,未能遇到像韩吏部那样的赏识者,高雅的名声又与谁共赏,如同谢朓独自一人。

注释

佳色:美丽的景色。
风物:风景和氛围。
竹林公对叔:竹林七贤中的公孙大娘和王戎。
梦迷:梦境中迷失。
酒沽:买酒。
鹦鹉杯:古代一种酒杯。
蟾蜍研:月光下的砚台,借指夜晚写诗。
韩吏部:韩愈,曾任吏部侍郎,此处代指有才华的官员。
谢宣城:谢朓,曾任宣城太守,以文学才华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怀旧情感的西湖春景图。"西湖波浪还佳色",开篇即以西湖的美丽风光捕捉读者,波浪依旧却已带有几分秋意的"佳色",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

"风物悲人老可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感慨于时光易逝,年华渐老。这里的"惊"字用得好,使人不由自主地思考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接下来的"游接竹林公对叔,梦迷春色我思兄",诗人在西湖边漫步至一片竹林,与朋友相遇,共同品味那份淡雅的情致。然而,当夜深人静之时,又陷入了对亲人的思念之中。这两句交织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亲情的渴望。

"酒沽鹦鹉杯行尽,诗傍蟾蜍研立成",此处写的是与友人饮酒作诗的情景。"酒沽"即是卖酒之地,"杯行尽"则表明了宴席上的欢乐和畅饮达到了极致。而"诗傍蟾蜍研立成",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文人墨客在月下沉思构诗的场景。这里的"蟾蜍"乃是指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之物,以此比喻诗人的心境和创作状态。

最后两句"壮思不逢韩吏部,高名谁伴谢宣城",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向往,以及对自身才华与声望的一种无奈。这里的"韩吏部"指的是唐代名将韩愈所在的部队,而"壮思不逢"则是说自己的壮志未酬,难以追上这些历史英雄。而"高名谁伴谢宣城",则是对自己功名未就、缺少知音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况味和才华梦想的沉思。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限壮志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渴望。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客有驽马不肯借诗诮之

胡儿少欲立奇功,贵买西宛玉面骢。

金躞蹀微鸣蹑影,锦连钱不动追风。

庭槐洗立清阴下,沙路调行返照中。

出郭借人乘岂肯,自誇骑入大明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昼寝

闻说齐州路,遥通古睡乡。

云岩迷傅说,风峡宴襄王。

日月星辰静,山川草木长。

不知三代贵,何似一张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雨感事

苦雨荒秋宅,寒生木叶悲。

半垂藤护壁,中缺蔓穿篱。

书校时开帙,壶提日系丝。

儒冠吾已误,何责五男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荥泽驿阻雪

去年冬不雪,今雪太匆匆。

轻薄愁兼雨,攲斜怯受风。

雁依寒浦静,鸦噪暮林空。

憔悴西征客,惟应白发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