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史奏德星今复聚,乡评月旦昔何惊。
颍川人望须公守,荀氏家声付此兄。
湖影龟鱼同聚散,棠阴燕雀半生成。
若为修禊无丝竹,古调新诗唱渭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作品,名为《复用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英雄辉煌时代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事物的无奈感慨。
"史奏德星今复聚,乡评月旦昔何惊。" 这两句诗开篇便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开,"史奏"指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评价,而"德星"则象征着那些在历史上留下美好印迹的人物。"乡评"则是地方上的评论与传颂,"月旦"原意为每月初一,但这里多指古人对于士大夫品行的月度评议。两句诗通过对比,将过去英雄辉煌的事迹与现在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颍川人望须公守,荀氏家声付此兄。" 这两句中"颍川"可能指的是古代某地名,而"须公"则是一位历史人物或是某种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荀氏"则是一个姓氏,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个家族的尊崇与期待。
"湖影龟鱼同聚散,棠阴燕雀半生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同时又蕴含深意。"湖影"和"龟鱼"都是静谧而悠长的象征,而它们的"同聚散"则暗示着历史的流转与世事的无常。"棠阴燕雀半生成"则是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成长过程的一种描写,"棠"是一种树木,"燕雀"则指燕子和麻雀,这些都是生命力与自然生长的象征。
最后两句"若为修禊无丝竹,古调新诗唱渭城。" 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修禊"可能是一种仪式或修行,而"无丝竹"则是在说没有乐器的伴奏,但依然能够进行创作。"古调新诗"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而"唱渭城"则是对某一地点或某种精神理想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望,现实的感慨,以及个人艺术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与创新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艺术表现力。
不详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西湖波浪还佳色,风物悲人老可惊。
游接竹林公对叔,梦迷春色我思兄。
酒沽鹦鹉杯行尽,诗傍蟾蜍研立成。
壮思不逢韩吏部,高名谁伴谢宣城。
胡儿少欲立奇功,贵买西宛玉面骢。
金躞蹀微鸣蹑影,锦连钱不动追风。
庭槐洗立清阴下,沙路调行返照中。
出郭借人乘岂肯,自誇骑入大明宫。
闻说齐州路,遥通古睡乡。
云岩迷傅说,风峡宴襄王。
日月星辰静,山川草木长。
不知三代贵,何似一张床。
苦雨荒秋宅,寒生木叶悲。
半垂藤护壁,中缺蔓穿篱。
书校时开帙,壶提日系丝。
儒冠吾已误,何责五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