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圆仲入蜀

我本山中人,早信云无心。

卷舒随清风,或作三日霖。

十年江湖游,复识水之性。

东西因地形,圆折初无定。

却来阅世人,惟公多古风。

用舍不系怀,略与云水同。

还乘明月舟,西溯弄云水。

云水远送迎,鸥鹭皆知己。

我今与公别,亦若云水然。

相望渺江湖,万里同青天。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本是山中之人,早就明白云彩没有心机。
云朵自在舒卷,随清风起舞,有时连续三天降雨。
在江湖漂泊了十年,重新理解了水的本质。
水流东西,随地形弯曲,起初并无固定的方向。
再来看世间人,唯独您保留了许多古代的风范。
对于得失不放在心上,您的心境与云水相似。
我将乘坐明亮的月光船,向西探索云水之间。
云水如朋友般迎接送往,鸥鹭都是我的知音。
现在与您分别,就像云水般自由无拘。
遥望江湖,我们相隔万里,但心连着同一片青天。

注释

山中人:隐居山林的人。
云无心:形容云彩自然无拘无束。
三日霖:连绵三天的雨。
江湖游:四处漂泊的经历。
水之性:水的流动性和变化无常。
圆折:水流的曲折形状。
古风:古代的风雅和美德。
用舍:得失、使用或放弃。
明月舟:明亮的月亮映照的船。
鸥鹭:水鸟,象征纯洁或自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的《送冯圆仲入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冯圆仲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的感悟。首句“我本山中人”,诗人自述出身背景,暗示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关系。接下来,“早信云无心”表达出诗人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如同云朵般随风飘荡。

“卷舒随清风,或作三日霖”描绘了云彩的变化无常,有时带来连绵阴雨,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诗人通过“十年江湖游,复识水之性”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认识到世间事物如水般变化多端。

“东西因地形,圆折初无定”进一步比喻世事的曲折和无常,而“惟公多古风”则赞美冯圆仲保持着古人的淳朴风范,不受世俗牵绊。诗人表示自己与友人的心境相似,“用舍不系怀,略与云水同”。

最后,诗人以“还乘明月舟,西溯弄云水”描绘了冯圆仲即将踏上旅程的情景,云水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诗人祝愿友人如云水般自由自在,鸥鹭相伴,而他们的友谊也将如云水般深远。“我今与公别,亦若云水然”表达了离别的洒脱,虽然相隔万里,但心志相通,如同同在一片青天下。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借自然景象寄寓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孙文辅尉新城

我来淮上居,忽忽岁月过。

定交谁最久,有唱君必和。

棋枰角胜负,文字工切磋。

云山结伴游,风雨对床卧。

那知世途隘,但喜客愁破。

出处方乃殊,离别情无那。

江城失益友,山县得良佐。

平生爱图史,晚岁职警逻。

枹鼓常不惊,鸡犬亦相贺。

强饭君勉旃,功名看老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送张安国

前日见公如桂林,梅黄风雨天多阴。

今年见公长沙去,草绿江湖春水深。

借问长沙多少路,尽是前年曾到处。

如公正合在朝廷,胸中素蕴经纶具。

吾君一视而同仁,且欲烦公苏远人。

亲朋漫作别离恶,王事敢辞行役频。

嗟予潦倒百无用,客食淮南两相送。

青山可买坐无钱,日长只作还乡梦。

九重早晚催赐环,了却功名归故山。

屋头乞我茆三间,布袜青鞋相伴閒。

形式: 古风

送张寺丞

知己不易得,相知贵知心。

我行遍四方,公独知我深。

公如千丈松,凛凛有直气。

我如松下草,亦有傲霜意。

公分刺史符,朅来淮上州。

而我倦游者,振衣从公游。

花月醉管弦,江山随杖履。

激水湔穷愁,逢人赏佳句。

政成公入觐,酒尽客语离。

叠鼓催发船,不顾邦人悲。

邦人勿深悲,宣室定前席。

公必念尔民,还陈治安策。

吾君自神圣,事君公不欺。

祝公但加餐,慰此邦人思。

形式: 古风

送李文授还越上

旧岁见君殊草草,怀抱今来各倾倒。

新来正好数相寻,束装却向山阴道。

千岩万壑秋更奇,候门儿女望君归。

扁舟此去来何时,莫待梅花开北枝。

故人问我凭君说,满目穷愁生事拙。

秋禾未得补饥疮,万一飞蝗作檀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