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十八日犹雨

浮云几万里,白日闷晴晖。

稍觉波涛缩,犹闻点滴微。

两旬捐破扇,五月著寒衣。

老病忧时事,高门马自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天上的浮云绵延数万里,明亮的太阳在阴郁的天空中显得暗淡。
渐渐地,海浪似乎变小了,但仍能听到微弱的滴水声。
这两周我弃置不用破旧的扇子,即使在五月的天气里也穿着寒衣。
年迈多病的我忧虑世事,而权贵之家的马匹却因无人骑乘而日渐肥壮。

注释

浮云: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闷晴晖:形容阳光不透亮。
稍觉:逐渐察觉到。
波涛缩:海浪减小。
捐破扇:丢弃破旧的扇子。
著寒衣:穿着寒冷的衣服。
老病:年老体衰。
忧时事:忧虑国家大事。
高门:权贵人家。
马自肥:马匹无人骑乘而变得肥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濛濛细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社会时事的关切。

"浮云几万里,白日闷晴晖。" 这两句开篇以广阔的云海和淡漠的阳光营造了一种淡远而又略带阴霾的氛围,给人一种遥远和冷清的感觉。

"稍觉波涛缩,犹闻点滴微。" 这两句则转入细腻,通过水面的变化和雨声的微弱,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容乐观的情景。

"两旬捐破扇,五月著寒衣。" 这两句透露出时序已深,温度骤降,以至于需要穿戴寒衣,同时扇子也因久无人用而破损,反映了诗人的孤寂与凄凉。

"老病忧时事,高门马自肥。"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因年迈多病,对世事的忧虑,以及对那些不顾民生,只知养马肥壮的豪门贵族的批判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个人境遇的感慨,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十九日甲戌晴己卯晚又雨二首(其二)

吴郡传犹庶,严滩报可惊。

田中车水出,城上驾船行。

旅屋仍筛漏,穷檐用盎盛。

幸而有雷电,此雨不难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十九日甲戌晴己卯晚又雨二首(其一)

稍复桥痕旧,俄惊础汗非。

岂宜真汹涌,止可略霏溦。

河伯毋流毒,云师幸霁威。

劣能驱暑气,即愿吐晴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十九日始晴

今日檐仍滴,何人胆不寒。

晒帆船尚湿,扫市路才乾。

造化玄机转,生灵死命完。

传闻睦东馆,楼阁付惊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十九日斩贼十二人始明正典刑

兵兴欲两旬,三载气初伸。

汝既甘从贼,官非乐杀人。

早知膏白刃,何忍效黄巾。

拙速无奇策,登城悉市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