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五月廿五日,重过故潘园,女道晖殇后一日也

渐黄昏怨梅疏笛,飘零花片重数。

辘轳先听薰风转,门掩翠阴前度。今更误。

纵觅得、枝头青子还迟暮。流红漫溯。

恁断索银瓶,泪铅金井,空惹坠欢古。

闲池馆,多少红吟绿赋。遗香罗袜尘土。

思量竟是无花好,随意野桥烟圃。天也妒。

总不把、斜阳小驻留人渡。浮生太苦。

悄一似秋莲,无人解道,春恨早分付。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的是黄昏时分,梅花稀疏,笛声哀怨,花瓣飘零,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词人通过描写辘轳转动和门扉微启,暗示时光流转,春天已逝去。"今更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即使寻得青涩梅子,也已错过美好时节。

"流红漫溯",意指落花随流水,象征着逝去的情感。接下来的"断索银瓶"、"泪铅金井",以物寓情,表达深深的哀愁和失落。词人感叹,即便身处静寂的池馆,回忆往昔的繁华,也只剩下遗憾和寂寞。

"天也妒",词人认为连上天也不愿停留美好的时光,让渡过的人们得以停留。最后,词人借秋莲自比,感叹人生如梦,春恨早逝,无人能理解其内心深处的苦楚。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独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陈洵的词风深情而哀婉,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金盏子

咽曲寒蝉,听倦魂惊换,一年秋色。

鸳藓冷流尘,嗟辛苦霜华,素怀能敌。

暗香似怨罗屏,整西风巾帻。

黄蝶舞、依稀粉裳宫靥,细敲窗隔。消息。短篱侧。

人不见、繁英任弃掷。

清尊几回唤起,空憔悴、荷衣野水恻恻。

翠微怕有斜阳,付伤心潮汐,寒林晚、还是数点绯霞,漫与妆饰。

形式:

琐窗寒.寓斋闻落木

甓藓雕霜,檐萝扫月,叶吹重听。

匆匆梦转,改尽绿阴门径。

掩残书、错翻堕红,旧情未了芳题省。

又石阑几片,如何不护,唱蝉凄冷。愁凝。秋天迥。

但野水荒沟,故寒新暝。空山自好,未与宫槐同咏。

想江湖、摇落正多,雁声不到宵更永。

最妨他、白发孤篷,怨入渔灯檠。

形式:

新雁过妆楼.得晦闻书,怅然赋答

玉合罗囊。红香小、相怜蠹损春装。

浣襟兰泚,羞照一水昏黄。

倦眼西风谁最念,冻萤带雨弄书光。泪绡藏。

故人惯识,淹过重阳。

华堂当时送客,怨背窗暗烛,不照回肠。

岁寒身世,歌外落雁清霜。

芳尊自吟自泣,任持摺、花前金缕裳。

香奁集,算只除彤管,谁与冬郎。

形式: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

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

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

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

蘸语夜潮,回烛风廊,凌波步。霓裳新按云韶部。

便不是、常年宫谱。会看声动枢南,唤雷启户。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