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碧落

浮云翳炎景,长夏惬幽事。

相陪林下友,共造金碧地。

清流漱寒玉,老树耸苍翠。

何人开山祖,妙处发天秘。

悠悠岁月深,剥落磨崖字。

遨头兴不浅,有酒留客醉。

幽鸟背人飞,不惯闻鼓吹。

抵暮出山门,溪风送归骑。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碧落时所见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宁静感受。首句“浮云翳炎景,长夏惬幽事”以浮云遮蔽炎炎夏日景象,表达了夏季的凉爽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接着,“相陪林下友,共造金碧地”,描绘了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仿佛与林间的朋友一同探索着金碧辉煌的大地,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清流漱寒玉,老树耸苍翠”两句,通过清澈的水流和古老的树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古老之美,水声潺潺如同寒玉般清脆悦耳,老树苍翠挺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接下来,“何人开山祖,妙处发天秘”,诗人对开山祖师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与敬畏。

“悠悠岁月深,剥落磨崖字”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岁月悠长,石壁上的文字逐渐剥落,留下的是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最后,“遨头兴不浅,有酒留客醉”,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畅饮欢聚的情景,即使到了傍晚,仍兴致未减,可见其乐融融的氛围。

“幽鸟背人飞,不惯闻鼓吹”,描绘了鸟儿在寂静中自由飞翔,对喧嚣的鼓吹声感到陌生,进一步衬托出环境的宁静与和谐。而“抵暮出山门,溪风送归骑”则以日落时分,诗人与同伴骑马归家,溪边微风送行,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旅程,留下了对自然美景与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真谛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史遂良索诗

立身有道邦,谁似直哉史。

流传百世后,各各异行止。

许史有何厚,在汉势如彼。

安史有何薄,在唐乱如此。

人之贤与愚,皆为类所使。

近从侪辈中,偶得一狂士。

未能通一经,谓可拾青紫。

时时出俚句,技痒不自己。

只恐落调歌,难入知音耳。

纵横言世事,不顾剌舌耻。

焉知阮嗣宗,口不挂臧否。

年高鬓如雪,乡曲所不齿。

试与阿戎谈,咄哉犁之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留别李巽之

嗟嗟平生交,所恨不耐久。

几年戎马间,太半正丘首。

忆初识君面,同门皆小友。

倏忽五十春,相见成老叟。

淹淹泉下人,树拱骨已朽。

崎岖见在身,何幸得此寿。

感慨岁云晚,哀泪迸林薮。

古今均一梦,万事付杯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司谏许道真徵复图

君不见退休绿野平淮相,灵台不许丹青状。

又不见五湖归去鸱夷桨,越人争铸黄金像。

功成身退天之道,道直天怜去官早。

盐梅须借筑岩人,羽翼重来采芝老。

袖中谏草力回天,害除利兴车载悬。

何忧不识荆州面,图画如今处处传。

形式: 古风

郭显道美人图

君不见昭阳殿里蓬莱人,终惹渔阳胡马尘。

又不见吴宫夜夜乌栖曲,竟使姑苏走麋鹿。

移人大抵物之尤,丧乱未免天公愁。

虽然丹青不解语,冷眼指作乡温柔。

试问人閒何处有,画师恐是倾国手。

却怜当日毛延寿,故写巫山女粗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