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岩夫四首(其三)

巨山蒙仲昔同官,对峙诗家两将坛。

昭武即今闻有子,文星高照七闽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从前巨山的蒙仲和我是同事,
在诗歌领域我们都是杰出的人物。

注释

巨山:指诗人或文学家的名字。
蒙仲:另一位诗人的名字。
昔:从前。
同官:同事。
对峙:并列,相对。
诗家:诗歌界。
两将坛:两位杰出诗人的地位。
昭武:地名,可能指地方上的显赫人物。
即今:现在。
闻:听说。
有子:有后代。
文星:文学之星,比喻有才华的人。
高照:光芒四射。
七闽:泛指福建地区。
寒:清寒,这里可能形容人才辈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送方岩夫四首(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送别一位官职不凡、文采斐然的朋友。

"巨山蒙仲昔同官" 这句话表达了对这位朋友过去担任过重要官职的情景回顾,"蒙仲"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位名臣,这里用来比喻诗中的主人公。"对峙诗家两将坛" 则描绘了一种书香门第、文人墨客聚集的场景,其中"两将坛"象征着文武双全的才华。

接下来的"昭武即今闻有子,文星高照七闽寒" 表示诗中的朋友不仅自己才能出众,而且其后代也承继了他的光辉。"昭武"指的是显赫的武功或武将之意;"闻有子"则表明这位武将或官员已经有了后代,且后代同样才华横溢。"文星高照七闽寒" 中的"文星"代表文化、文学的光辉,而"七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方名称,这里用来比喻一个广阔的地方;"寒"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赞美,即便是在严酷或艰难的情境下,其文化艺术成就依然能够照亮周围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过去与现在、个人与家族才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其深深的敬意和不舍。同时,诗中的每一个词汇都充满了古典文学的韵味,使人读之有如同游于历史的画卷一般,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送方岩夫四首(其二)

同姓同年绾左符,岭南万里送孀孤。

先君遗墨今犹在,为问封州有后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送方岩夫四首(其一)

河南徙歙徙浮光,逮徙莆田派愈长。

六出长官刺史百,端平最数铁庵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送李震鹤田侄就题其诗集

驷马未多疏受去,竹林且拟阮咸游。

想见天风鹤鸣和,月临蕙帐夜山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汪庭芝高士如严州(其二)

书符咒水空多事,辟谷熬铅苦用心。

閒读异书痛饮酒,佳时亦复一弹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