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与武夷宫连道士庆泽

擢歌歌罢夜燃灯,烧竹煎茶待我清。

久欲黄冠归一曲,借眠今日得无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武夷宫连道士庆泽相聚的情景,充满了闲适与淡泊的氛围。

首句“擢歌歌罢夜燃灯”,描绘了聚会开始时的场景,歌声结束后,夜晚点燃灯火,营造出温馨而静谧的氛围。这里的“擢歌”可能指的是高亢或激昂的歌声,与后文的“夜燃灯”形成对比,突出了聚会从热闹到宁静的转变。

次句“烧竹煎茶待我清”,进一步展现了聚会的细节。烧竹可能是为了取暖或是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煎茶则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时常见的活动。这里通过“待我清”表达了对朋友的期待和尊重,同时也暗示了聚会的目的是为了享受清静和茶香,追求心灵的纯净与和谐。

第三句“久欲黄冠归一曲”,透露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黄冠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道家的服饰或生活态度,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选择的思考。

最后一句“借眠今日得无情”,则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聚会结束后的感受。在聚会中得到了片刻的放松和解脱,仿佛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获得了内心的平静。这里的“无情”并非指无情之意,而是指摆脱了日常琐事的束缚,获得了一种超然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温馨时刻,以及对自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雅士追求精神自由和平静生活的理想。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再访南岩僧家二首(其一)

岩里僧禅二十家,岩前春夏万株花。

岩花落尽僧无□,不道鸦归日又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再访南岩僧家二首(其二)

禅定诸僧终未了,更须长钟作生涯。

若教心了亦自足,肯羡钟鸣鼎食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登储潭庙临潭水观大树二首(其一)

十八滩穷十八叹,危途历尽此登临。

天地笑歌乃何意,储潭潭水不如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登储潭庙临潭水观大树二首(其二)

习礼当时曾伐木,蔽亏日月失阴晴。

不知曾有神仙过,试问祠前老树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