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窟寺

梵宇开金地,香龛凿铁围。

影中群象动,空里众灵飞。

檐牖笼朱旭,房廊挹翠微。

瑞莲生佛步,瑶树挂天衣。

邀福功虽在,兴王代久非。

谁知云朔外,更睹化胡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佛寺在金色的大地上展开,香炉嵌入了铁制的围栏。
光影里群象仿佛在移动,空中众多神灵似乎在飞翔。
屋檐和窗户笼罩着朝霞的红光,房廊伸展向青翠的山峦。
吉祥的莲花生长在佛的足迹旁,美玉般的树上挂着天衣般轻盈的装饰。
祈福的功德虽然仍在,但兴盛王朝的时代已长久不再。
谁知道在遥远的北方之外,还能再见佛法教化胡人的景象回归。

注释

梵宇:佛寺。
开:展开。
金地:象征神圣的土地。
香龛:放置佛像或香炉的小阁。
凿:开凿,嵌入。
铁围:坚固的铁制围栏,形容稳固庄严。
影中:光影之中。
群象:众多大象,也可能象征众多的佛教形象。
动:仿佛在动。
空里:空中。
众灵:各种神灵、灵魂。
檐牖:屋檐和窗户。
笼:笼罩。
朱旭:朝霞,红色的日出之光。
房廊:房屋的走廊。
挹:伸展,接纳。
翠微:青翠的山色,远山的景色。
瑞莲:吉祥的莲花,象征纯洁与重生。
佛步:佛走过的路,也可以理解为佛的足迹。
瑶树:美玉般的树,形容树的美丽珍贵。
天衣:天上的衣服,比喻轻柔高雅的装饰。
邀福:祈求福祉。
功虽在:功德仍然存在。
兴王:兴盛的王朝。
代久非:时代已经很久远,情况已改变。
云朔:泛指北方边远之地。
更睹:再次见到。
化胡归:佛法教化胡人(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统称)的景象回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佛教寺庙景象。开头两句“梵宇开金地,香龛凿铁围”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寺庙雄伟的建筑特色,既有华美的装饰,也有坚固的结构。

接着,“影中群象动,空里众灵飞”则是对寺内外佛像和神灵活动的生动描绘,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氛围。

“檐牖笼朱旭,房廊挹翠微”继续渲染寺庙的辉煌与精致,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匠人巧夺天工的技艺。

“瑞莲生佛步,瑶树挂天衣”则是对寺中植物和装饰的美丽描写,将自然景物与宗教意象结合,增添了一种神圣庄严的气息。

最后两句,“邀福功虽在,兴王代久非。谁知云朔外,更睹化胡归”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佛法流传的深刻感悟。寺庙虽然仍在,但往昔的繁荣已不复存在;而对于远方的边疆,是否还有佛法的光辉?这反映出诗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庙建筑和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和宗教信仰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邃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2)

宋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能诗。玄宗天宝元年,为监察御史,考吏部选人判,取舍不公。次年,坐贬桂阳尉。杨国忠兼领山南西道采记处置使,引为佐。天宝末,官至中书舍人,知选事。安史之乱时,为乱兵所杀

  • 籍贯:
  • 生卒年:?—756

相关古诗词

东邻美人歌

花暖江城斜日阴,莺啼绣户晓云深。

春风不道珠帘隔,传得歌声与客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春寻花柳得情

美人林里趁鸦儿,银甲花间不觉遗。

连忙借问娇鹦鹉,鸟鸟衔将与阿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秦筝怨

玳瑁秦筝里,声声怨别离。

只缘多苦调,欲奏泪还垂。

妾意如弦直,君心学柱移。

暂时停不弄,音调早参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紫气朝明主,丹丘送老臣。

谁知探穴处,更有散金人。

陌上神仙日,城东梅柳春。

遥知归隐处,烟浪隔嚣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