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鹅歌

有鹅不送陈大夫,恐杀而食登诸厨。

有鹅不送王将军,恐笼而去伤其群。

胡子之鹅丧厥偶,俪以他雌傲不受。

孤立无党众欲杀,护之使生意良厚。

昨闻钟子放生说,今读胡子送鹅诗。

众人赞叹杨子笑,谓钟也黠胡也痴。

以说饵鹅得鹅想,以诗媵鹅误鹅往。

欲夺鹅还餍众欲,毋令鹢鹢得独享。

我闻钟子学道人,仙厨行当脯凤麟。

宁以一鹅贻口实,杨子过论疑非真。

自昔书生工凿空,幻中有幻出鹅笼。

固知杨子取为我,众人未免色为动。

众口铄金况一鹅!道高固应生群魔。

痴者非黠黠非黠,大众勿喧听我歌。

我闻兵解亦成仙,是鹅劫尽果乃全。

伐毛洗髓用我法,立随鸡犬共升天。

生之于天放乃大,说者笑者两无害。

不然诗肠亦姑润,勿讶仙人徒狡狯。吁嗟乎!

东南蜃气天苍黄,沙虫百万同日亡。

一鹅之生复何有?不能成阵军声张。

男儿生当万羊膳,手扶鳌极平龙战。

嗷嗷四海安厥生,櫜弓笑赴头鹅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放生鹅歌》,作者是清代诗人丘逢甲。诗中通过对比和讽刺,表达了对放生行为的不同看法。首先,诗人批评了那些只为个人私利而不顾鹅的生死的人,如陈大夫和王将军,他们可能因为贪婪而伤害鹅群。接着,诗人赞扬了“胡子”(可能是某人的别称)对鹅的深情,他愿意保护鹅不受伤害,甚至效仿钟子的放生活动。

诗人提到钟子和胡子的行为,引发众人议论,有人嘲笑钟子过于狡猾,胡子则显得痴情。然而,诗人认为这背后隐藏着更深的虚伪,人们可能只是利用放生的概念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他指出钟子看似修行之人,但其行为可能并非真心向道;而杨子的诗则可能误导鹅的去向。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真正的修行者不会因一鹅而放弃原则,而普通人容易被表面现象所打动。他借用“兵解成仙”的道教概念,强调放生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提升自我境界的方式。最后,诗人以壮志豪言作结,呼吁男子汉应当有更大的胸怀,关注天下苍生,而非仅为一鹅而战。

整首诗语言犀利,寓言深刻,通过放生鹅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矛盾,同时也传达了对道德和修行的思考。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伯群二首(其一)

又向山林作隐君,天涯胡马正成群。

故乡归计从今决,旧族遗风异昔闻。

入海溪声千里梦,读书灯影一家分。

卜居荏苒三秋过,久累西头住陆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答伯群二首(其二)

阳关笛里变声多,戎马书生罢枕戈。

身似伯鸾犹赁庑,人因康节有行窝。

山中泉石千秋在,海上风云一梦过。

沦落祗今君勿笑,不能绛灌不随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村居书感,次崧甫韵(其一)

寥落田园隔虏尘,买山聊此息劳人。

昔贤原少閒忧乐,吾道何曾绌贱贫?

入传且栽元亮柳,行歌肯负买臣薪?

补天填海都无益,空洒东风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村居书感,次崧甫韵(其二)

乾坤苍莽正风尘,力挽狂澜仗要人。

岂有桃源堪避世,不妨蔬水且安贫。

天阊辽阻愁呵壁,时局艰危痛厝薪。

祗恐南阳难稳卧,中原戎马待纶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