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阁和少陵韵

榴花开正红,杏子熟已赤。

谽谺倚天嶂,戌削出水石。

小驿有幽意,江风满青壁。

悠然一杯酒,劳汝万里客。

长安此北去,古人多遗迹。

萧条干戈后,俛仰关塞迫。

宿师苦馈饷,诸将饱恩泽。

三叹复出门,危梯欲何适。

形式: 古风

翻译

石榴花开得正鲜艳,杏子已经熟透呈红色。
险峻的山崖倚天而立,陡峭如刀削,露出水面和岩石。
小驿站隐藏着宁静的意蕴,江风吹过,青色的墙壁显得更加清冷。
悠闲地品一杯酒,慰劳你这远道而来的客人。
从长安向北行去,古人的遗迹处处可见。
战乱后的景象荒凉,抬头低头间都能感受到边关的紧迫。
军队辛苦供给粮草,将领们享受着皇恩浩荡。
三次感叹后再次出门,危险的阶梯引领我去向何处?

注释

榴花:石榴花。
正红:非常鲜艳。
杏子:一种水果。
赤:红色。
谽谺:深邃险峻的山谷。
小驿:小型驿站。
江风:江边的风。
干戈:兵器,代指战争。
俛仰:低头抬头,形容观察或思考。
馈饷:供给物资。
危梯:危险的阶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榴花开正红,杏子熟已赤”展现了边地的美丽景色,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寂与萧瑟之感。而“谽谺倚天嶂,戌削出水石”则是对边塞险峻自然环境的刻画,这里的“谽谺”可能指的是山脉的连绵不绝,“戌削”则形容了岩石的坚硬与尖锐。

“小驿有幽意,江风满青壁”中,“小驿”是边塞中的一个军事营寨,而“幽意”可能指的是这里的宁静与偏僻。诗人在此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愉悦。而“江风满青壁”则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造建筑的和谐共存。

“悠然一杯酒,劳汝万里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来客的一份关怀之情。诗中的“悠然”显示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态,而“劳汝万里客”则是对旅途劳顿者的同情。

最后,“长安此北去,古人多遗迹。萧条干戈后,俛仰关塞迫。宿师苦馈饷,诸将饱恩泽。三叹复出门,危梯欲何适”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生活的反思。在这里,“长安此北去”可能指的是从都城长安向北而行的方向,而“古人多遗迹”则表明这一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萧条干戈后,俛仰关塞迫”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以及军事要塞的紧张气氛。而“宿师苦馈饷,诸将饱恩泽”则是对士兵与将领生活状态的描述。最后,“三叹复出门,危梯欲何适”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无奈与沉思。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观、军旅生活以及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远而复杂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夏日汎舟游青山憩杨氏庵示诸生

岁序忽云夏,青春去安归。

天清风气朗,游子怀芳菲。

碧湖泛我舟,轻云湛晴晖。

入谷山寂寂,缘溪水围围。

翛然得幽憩,丹葩耀岩扉。

鸟声自歌呼,竹色相因依。

举觞伫遥念,日月如梭飞。

平生静中愿,岁晚无相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再和(其二)

庭帏日听乌鹊喜,里社相思鸡凫肥。

独身浪走一万里,忽忽平生心事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再和

此生只合饮无何,懒读丹经学按摩。

得失塞翁无定在,浊清渔父有遗歌。

蛟龙快意生云雨,鱼鸟全身避网罗。

万事忘言君会否,月明来共舞婆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同邱直长和欧公三游洞韵

维舟下牢关,散策上西岭。

天风吹我裳,恍惚非人境。

丹崖翠壁明空山,呀然洞府葱茏间。

珊瑚为门玉为里,石骨千年凝绿髓。

伏龙奇鬼相回环,窗户玲珑五云起。

风马霓旌去不留,棋床丹灶岩之幽。

流水潺潺山寂寂,时有野鹤飞迎客。

提携琴酒聊一欢,呼取渔樵任争席。

日暮欲归归路迷,襟期浩荡谁当知。

好种桃花便终老,更寻何处武陵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