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思欲回宾,风声乍变新。
各携红粉伎,俱伴紫垣人。
水面波疑縠,山腰虹似巾。
柳条黄大带,茭葑绿文茵。
雪尽才通屐,汀寒未有蘋。
向阳偏晒羽,依岸小游鳞。
浦屿崎岖到,林园次第巡。
墨池怜嗜学,丹井羡登真。
雅叹游方盛,聊非意所亲。
白头辞北阙,沧海是东邻。
问俗烦江界,蒐畋想渭津。
故交音讯少,归梦往来频。
独喜同门旧,皆为列郡臣。
三刀连地轴,一苇碍车轮。
尚阻青天雾,空瞻白玉尘。
龙因雕字识,犬为送书驯。
胜事无穷境,流年有限身。
懒将闲气力,争斗野塘春。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忽见君新句,君吟我旧篇。
见当巴徼外,吟在楚江前。
思鄙宁通律,声清遂扣玄。
三都时觉重,一顾世称妍。
排韵曾遥荅,分题几共联。
昔凭银翰写,今赖玉音宣。
布鼓随椎响,坯泥仰匠圆。
铃因风断续,珠与调牵绵。
阮籍惊长啸,商陵怨别弦。
猿羞啼月峡,鹤让警秋天。
志士潜兴感,高僧暂废禅。
兴飘沧海动,气合碧云连。
点缀工微者,吹嘘势特然。
休文徒倚槛,彦伯浪回船。
伎乐当筵唱,儿童满巷传。
改张思妇锦,腾跃贾人笺。
魏拙虚教出,曹风敢望痊。
定遭才子笑,恐赚学生癫。
裁什情何厚,飞书信不专。
隼猜鸿蓄缩,虎横犬迍邅。
水墨看虽久,琼瑶喜尚全。
才从鱼里得,便向市头悬。
夜置堂东序,朝铺座右边。
手寻韦欲绝,泪滴纸浑穿。
甘蔗销残醉,醍醐醒早眠。
深藏那遽灭,同咏苦无缘。
雅羡诗能圣,终嗟药未仙。
五千诚远道,四十已中年。
暗魄多相梦,衰容每自怜。
卒章还恸哭,蚊蚋溢山川。
律吕同声我尔身,文章君是一伶伦。
众推贾谊为才子,帝喜相如作侍臣。
次韵千言曾报荅,直词三道共经纶。
元诗駮杂真难辨,白朴流传用转新。
蔡女图书虽在口,于公门户岂生尘。
商瞿未老犹希冀,莫把籯金便付人。
未勘银台契,先排浴殿关。
沃心因特召,承旨绝常班。
飐闪才人袖,呕鸦软举镮。
宫花低作帐,云从积成山。
密视枢机草,偷瞻咫尺颜。
恩垂天语近,对久漏声闲。
丹陛曾同立,金銮恨独攀。
笔无鸿业润,袍愧紫文殷。
河水通天上,瀛州接世间。
谪仙名籍在,何不重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