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闻雷

人事正难料,天时仍可猜。

仲冬连日雨,中夜数声雷。

穷谷无薪卖,深村有虎来。

疲民饥馑极,逃徙哭声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世事变化无常,天气也能预测。
寒冬时节连续下雨,半夜里还有雷声响起。
荒僻山谷里没有柴火可卖,深村中老虎出没。
困苦的人民饥饿到极点,四处逃亡哭喊声凄惨。

注释

人事:世间人事。
难料:难以预料。
天时:天气。
可猜:可以猜测。
仲冬:冬季的中间月份。
连日雨:持续多日的雨。
中夜:半夜。
数声雷:几声雷鸣。
穷谷:荒僻的山谷。
无薪卖:没有柴火出售。
深村:偏远的村庄。
有虎来:出现老虎。
疲民:疲惫的民众。
饥馑:严重饥荒。
极:极致。
逃徙:流离失所。
哭声哀:哭喊声悲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凄苦的画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痛苦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如连日的雨水、夜半的雷声,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和对天气变化的无奈。

"穷谷无薪卖"一句,指的是贫困山区没有燃料可卖,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经济的困窘。"深村有虎来"则隐含着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只能出山的野兽象征着危险和恐惧。

最后两句"疲民饥馑极,逃徙哭声哀"直接描写了人民的困苦面貌。"疲民"形容人民的精疲力竭,而"饥馑极"则表明他们面临的是生存的极端困境。"逃徙"一词暗示着战争或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口流离失所,伴随而来的则是无尽的哀伤和绝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危机的严峻。这也许是诗人通过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铜小鼎砚滴铭

泗水没宝鼎,此岂其云仍。

煅顽炼钝凝,赤精小瓠断。

疐枵以盛篆,细丹霞疑古。

铭如虫啮馀,渗枯青石液。

迸云吸绀清,溉我毛颖波。陶浤豕腹仰,呀外膨亨?。

而不注闻戛,羹量函合龠。

三趾狞入屡,出继常如盈。

形式: 古风

休宁朱肖岩葺其先大父岐山书堂为藏修之所而徵诗于余余闻其先伯父由释褐职教姑苏今其父子能世家学不坠遗基是可敬已为赋二章(其一)

闭门读书非俗人,政使未见犹倾心。

斑窥已骇文彩异,流长要自根源深。

松比灵椿健霜骨,草连玉树辉庭阴。

岐山紫阳近相接,逸响流入花间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休宁朱肖岩葺其先大父岐山书堂为藏修之所而徵诗于余余闻其先伯父由释褐职教姑苏今其父子能世家学不坠遗基是可敬已为赋二章(其二)

乃翁读书功未收,大儿收功才□流。

三年刻楮岂无用,一鸣惊人姑少留。

大伸纡郁数应值,但力根本吾何求。

书声夜杂岭猿苦,想见灯火虚堂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同张李二同知及诸学官游石龙潭以韩公炭谷湫诗为韵分赋得捧字

鬼斧淬霜劂嵚洞,石璺津□□清湩。

一潭绀影浸秋寒,云染龙腥罥枝重。

镌瑶□□四巑岏,雄压坤维妥以巩。

人言曾见华阳儿,突□□濛珠尚捧。

云璈丁当杂梵呗,悯涸忧枯乞灵宠。

虚无怪电摇青光,谷搅崖搜雷雨□。

地储精英固如是,岂必盘涡龙所拥。

石藓镀绿攲风磴,局步下窥毛发疏。

蟠鳞潜角见无由,鱼弄戏腮微浪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