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乡人宗旨上坐

久客不忘归,相逢喜乡曲。

杖藜时过门,软语伴幽独。

翩翩别我去,芒鞋踏清秋。

二浙富山水,令人怀昔游。

我今齿发衰,闻道不加进。

羡君方妙龄,六翮宜自振。

末法日颓弊,丛林魔说多。

愿君择师友,金玉须琢磨。

他时重逢迎,洗耳听高论。

岂惟慰相思,亦以警老钝。

形式: 古风

翻译

长久在外的人仍念念不忘归乡,与家乡人相遇倍感亲切。
拄着藜杖偶尔来访,轻声细语陪伴孤独的时光。
他潇洒离去,穿着草鞋踏着清秋的凉意。
浙江地区山水秀美,让人怀念往昔的游历。
如今我已年迈体衰,听说新知却无增益。
羡慕你正值青春年华,应当奋发有为。
末法时代风气衰败,佛法修行中邪说众多。
希望你能选择良师益友,如同金玉需要精心雕琢。
将来我们再相见,我将洗耳恭听你的高见。
这不仅能慰藉相思之情,也能警醒我这个老朽。

注释

久客:长期在外。
归:回归。
乡曲:家乡人。
杖藜:藜杖。
幽独:孤独。
芒鞋:草鞋。
清秋:秋天。
二浙:浙江地区。
昔游:过去的游历。
齿发衰:年老体衰。
妙龄:青春年华。
六翮:比喻人的活力。
末法:佛教指佛法衰落时期。
颓弊:衰败。
丛林:佛教术语,指僧侣团体。
魔说:邪说。
择师友:选择良师益友。
金玉:比喻人才。
琢磨:雕琢、磨砺。
洗耳听:洗耳恭听。
高论:高明的见解。
相思:思念。
老钝:老朽、迟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的《送乡人宗旨上坐》。章甫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对年轻朋友的期许。首句“久客不忘归”流露出诗人长久在外的思乡之情,而“相逢喜乡曲”则描绘了与家乡人重逢的喜悦。接下来,“杖藜时过门,软语伴幽独”展现了乡人朴素的生活方式和亲切的交谈,给人以温馨之感。

诗中“翩翩别我去,芒鞋踏清秋”描绘了乡人离去的情景,寓含着淡淡的离愁。“二浙富山水,令人怀昔游”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祝愿。诗人感叹自己“齿发衰”,而希望朋友“六翮宜自振”,寓意年轻人应奋发有为。

最后,诗人提醒朋友在末法时代要谨慎选择师友,不断磨砺自我,期待未来能再次相聚,聆听他的高见。此诗不仅表达了对乡人的深厚情谊,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纯仲

客里因依三日语,爽气津津见眉宇。

自云纵酒少年场,抛掷黄金如粪土。

倏焉四十发斑斑,手板青衫才一官。

江湖陈迹不复梦,食贫月俸仍酸寒。

别去不劳重叹息,富贵有时君努力。

青春难再却堪怜,恨不相逢十载前。

形式: 古风

送王道士

华阳洞天昔曾游,华阳道士今相访。

江头倦客老更拙,山中故人喜亡恙。

晴沙唤渡何匆匆,鸿飞冥冥天北风。

他日希虚如话我,凭君一一谢诸公。

形式: 古风

送冯圆仲入蜀

我本山中人,早信云无心。

卷舒随清风,或作三日霖。

十年江湖游,复识水之性。

东西因地形,圆折初无定。

却来阅世人,惟公多古风。

用舍不系怀,略与云水同。

还乘明月舟,西溯弄云水。

云水远送迎,鸥鹭皆知己。

我今与公别,亦若云水然。

相望渺江湖,万里同青天。

形式: 古风

送孙文辅尉新城

我来淮上居,忽忽岁月过。

定交谁最久,有唱君必和。

棋枰角胜负,文字工切磋。

云山结伴游,风雨对床卧。

那知世途隘,但喜客愁破。

出处方乃殊,离别情无那。

江城失益友,山县得良佐。

平生爱图史,晚岁职警逻。

枹鼓常不惊,鸡犬亦相贺。

强饭君勉旃,功名看老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