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七绝(其五)虞姬墓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帐下的美人擦拭着眼中的泪水
门前的壮士气势如云般高昂

注释

帐下:指军营中。
佳人:美女,此处可能指虞姬。
拭泪痕:擦去眼泪。
门前:指军门之外。
壮士:英勇的士兵。
气如云:形容气势磅礴。
仓黄:匆忙紧迫的情况。
不负:不辜负。
君王意:君主的期望或心意。
虞姬:项羽的爱人。
郑君:可能是指某位忠诚的将领。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人物虞姬之墓的诗,通过对墓前景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独特的情感寄托。诗的开篇“帐下佳人拭泪痕”一句,以柔美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虞姬墓前那位怀念过去、抚摸过往泪痕的女子形象,通过她的动作传达了对逝去岁月和历史人物的深情思念。

紧接着“门前壮士气如云”一句,则描绘出一种英勇强悍的男性形象,这位壮士或许是守护墓地的卫兵,或许是来凭吊的游客,他那如云般的气势与女子的柔情形成了鲜明对比,映衬出历史的复杂多彩。

第三句“仓黄不负君王意”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使命和责任的思考,“仓黄”指的是丰收的粮食,这里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不负君王意”则是对统治者期望的回应,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所承载重任的理解。

最后两句“只有虞姬与郑君”简洁而深刻,通过提及古代著名的美女虞姬及其爱情故事,以及她与郑国君主之间的情感纠葛,诗人在这里将个人的情感世界与宏大的历史背景相连结,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而又短暂的人生和爱情的无限感慨。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成功地唤起读者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共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濠州七绝(其六)四望亭

颓垣破础没柴荆,故老犹言短李亭。

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鹜换新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濠州七绝(其七)浮山洞

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

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泗州僧伽塔

我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旂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

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形式: 古风

龟山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