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七绝(其七)浮山洞

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

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人们说洞府如同龙宫,能随波起伏与海相通。
坐在船上怎能看见这一切,天地在水上漂浮,水又浮在空中。

注释

人言:人们的传说。
洞府: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鳌宫:古代神话中的海中宫殿,比喻深邃的洞穴。
升降:上下移动。
随波:顺着水流。
海通:与海洋相连。
共坐:一起坐着。
船中:在船内。
那得:怎能。
乾坤:天地。
浮水:漂浮在水面之上。
水浮空:水好像浮在空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家思想中的神仙洞府的向往。"鳌宫"在这里象征着海中之神山,是传说中海洋生物鳌鱼所居之处,常被用来形容海底的壮丽景观。"升降随波与海通"则是对该神秘空间自由出入、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描写。

接下来的"共坐船中那得见"表达了诗人对于亲眼目睹这种超凡脱俗之境的强烈愿望。最后两句"乾坤浮水水浮空"则是对这种仙境进行的深度描绘,"乾坤"指天地,"浮水"和"浮空"都是形容万物在这仙境中如同漂浮一般,无拘无束,超脱尘世。这两句诗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传达了诗人对于超越现实、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泗州僧伽塔

我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旂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

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形式: 古风

龟山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

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

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

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

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

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

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

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

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

何劳舞澎湃,终夜摇窗扉。

妻孥莫忧色,更典箧中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风高月暗云水黄,淮阴夜发朝山阳。

山阳晓雾如细雨,炯炯初日寒无光。

云收雾卷已亭午,有风北来寒欲僵。

忽惊飞雹穿户牖,迅驶不复容遮防。

市人颠沛百贾乱,疾雷一声如颓墙。

使君来呼晚置酒,坐定已复日照廊。

恍疑所见皆梦寐,百种变怪旋消亡。

共言蛟龙厌旧穴,鱼鳖随徙空陂塘。

愚儒无知守章句,论说黑白推何祥。

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