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四首(其二)

良人执戟待明光,谁与金炉共夕香。

妆镜晓寒凝蝶粉,舞衣春暖卸莺黄。

渡江桃叶应怜我,照水荷花似见郎。

太息蹇脩无复理,空思掺手为缝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她内心的孤独与期待。首句“良人执戟待明光”,展现了一位英勇的丈夫在等待荣耀时刻的情景,暗示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然而,女子却只能独自面对夜晚的寂静,与金炉相伴,享受着孤独中的片刻宁静。

接着,“妆镜晓寒凝蝶粉,舞衣春暖卸莺黄”两句,通过清晨妆镜的寒气与春日舞衣上的色彩变化,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在等待中的时光流逝与内心情感的变化。她仿佛在镜中看到了自己的孤独,而在舞衣上卸下的颜色,象征着她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盼。

“渡江桃叶应怜我,照水荷花似见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女子想象着渡江而来的桃叶能理解她的寂寞,而水中映照的荷花仿佛在向她展示丈夫的影子,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与渴望。

最后,“太息蹇脩无复理,空思掺手为缝裳”两句,揭示了女子内心的无奈与哀叹。她叹息于无法与丈夫团聚,只能空想他为自己缝制衣物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充满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对相聚的渴望。

收录诗词(46)

薛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四首(其三)

乘槎准拟逐秋潮,却访成都万里桥。

沧海有山皆缥缈,青云无路不迢遥。

閒居潘岳惊斑鬓,归去陶潜懒折腰。

后夜相期明月上,露台高处弄笙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四首(其四)

骥服盐车两耳垂,臂空九折未成医。

欲寻箕颍终逃世,苦恨章逢不入时。

金井蛩鸣知露冷,银河鹊度看星移。

长贫久客应无补,拟挽沧江塞漏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马元博下第归松江省觐

木落蓬飞天已寒,束书火急出燕山。

霜蹄暂蹶终超忽,风翮高抟祇等閒。

文度且应归膝上,士龙能久在云间。

深秋送尽南辕客,一夜思家鬓欲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杜清碧入京二首(其一)

玉笥峰前久白云,铜驼陌上暂红尘。

有书未肯干时宰,命驾惟应访故人。

沧海鱼龙波浪阔,颠厓草木雪霜频。

逢时少试经纶手,回首山林迹未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