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其二)

听蝉剪叶迎秋燕。画戟散、金铺开遍。

清风占住秦筝怨。楼上衙牌易晚。

飞雨过、绣幕尽卷。借水沈、龙涎旋碾。

金盆弄水停歌扇。凉在冰肌粉面。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作品,名为《杏花天(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秋意和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描绘。

"听蝉剪叶迎秋燕" 一句,以蝉的鸣叫比喻时光流转,秋风送爽之际,燕子亦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来去。"画戟散、金铺开遍" 则描绘了一幅画卷展开的情景,或许是宫廷生活中的某个场景,画中细致的戟(古代兵器)和铺满金色的装饰显示出奢华与精细。

"清风占住秦筝怨"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乐器——秦筝(古琴的一种)的钟爱,即使是清风也似乎在弹奏着琴曲,流露出一丝哀愁。"楼上衙牌易晚" 描述了楼台上的官府公告牌容易随时间而被遗忘,这里可能暗指世事的变迁和无常。

"飞雨过、绣幕尽卷" 一句则描写了一场细雨过后,精美的绣幕完全收起的景象。"借水沈、龙涎旋碾" 这里的“借水”可能是指借助于水的流动,而“龙涎”形容水波涟漪,“旋碾”则是一种古代的磨石,整句或许是在描绘一处自然景观。

"金盆弄水停歌扇" 这里“金盆”可能是指盛水的精致容器,“弄水”则是玩赏水的样子,“停歌扇”则表达了在这个场合中,歌声已经停止,手中的扇子也不再摇曳。这一句诗描绘了一种优雅的生活情景。

最后一句"凉在冰肌粉面",形容的是秋天清凉的气息,如同肌肤一般柔和细腻,而“粉面”则可能是对女性美貌的一种比喻,或许是在描写某种物品的质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情趣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深切体验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三)

七十衰翁,告老归来,放怀纵心。

念聚星高宴,围红盛集,如何著得,华发陈人。

勉意追随,强颜陪奉,费力劳神恐未真。

君休怪,近频辞雅会,不是无情。岩扃。旧菊犹存。

更松偃、梅疏新种成。

爱静窗明几,焚香宴坐,闲调绿绮,默诵黄庭。

莲社轻舆,雪溪小棹,有兴何妨寻弟兄。

如今且,躲花迷酒困,心迹双清。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沙塞子(其二)大悲、再作

蛮径寻春春早,千点雪,已飞梅。

席地插花传酒、日西催。

莫作楚囚相泣,倾银汉,洗瑶池。

看尽人间桃李、拂衣归。

形式: 词牌: 沙塞子

沙塞子(其一)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催愁。

不见凤楼龙阙,又经秋。

九日江亭閒望,蛮树远,瘴烟浮。

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形式: 词牌: 沙塞子

芰荷香.金陵

远寻花。正风亭霁雨,烟浦移沙。

缓提金勒,路拥桃叶香车。

凭高帐饮,照羽觞、晚日横斜。六朝浪语繁华。

山围故国,绮散馀霞。

无奈尊前万里客,叹人今何在,身老天涯。

壮心零落,怕听叠鼓掺挝。

江浮醉眼,望浩渺、空想灵槎。曲终泪湿琵琶。

谁扶上马,不省还家。

形式: 词牌: 芰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