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杂歌(其二)

箫鼓迎神神下山,香烟满路送神还。

安得村村无病苦,灵泉不动庙门閒。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邵宝的《惠山杂歌(其二)》描绘了乡村祭祀神灵的场景。首句“箫鼓迎神神下山”生动展现了村民们吹奏乐器、敲打鼓乐欢迎神灵降临的热闹气氛,仿佛神祇从山中降临人间,带来神秘与神圣的氛围。接下来的“香烟满路送神还”则描绘了村民们在仪式结束后,沿途燃香,以袅袅香烟恭送神灵归山的庄重和虔诚。

诗中寄托了作者对村民生活的深深关怀,“安得村村无病苦”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健康无疾的期盼,希望每个村庄都能免除疾病之苦。最后一句“灵泉不动庙门閒”,通过赞美泉水静止、庙门闲静的画面,暗示了神灵庇佑下的安宁祥和,也暗含了对神灵力量的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展示了民间风俗,又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和谐社会的期待。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惠山杂歌(其三)

听松庵里双古松,松下石床苍藓封。

洗却苔痕看古刻,志书传是米南宫。

形式: 古风

惠山杂歌(其四)

漪澜堂下水长流,暮暮朝朝客未休。

纵有《茶经》无陆羽,空教煎白老僧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惠山杂歌(其五)

登登山路转山阿,须向仙人洞口过。

涧水满时青草短,岩花深处白云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惠山杂歌(其六)

南祠忠定北文襄,千古青山两瓣香。

莫问前朝松柏树,祗今何处有甘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