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杂歌(其三)

听松庵里双古松,松下石床苍藓封。

洗却苔痕看古刻,志书传是米南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古老的场景。"听松庵里双古松",诗人首先点出地点在一个名为听松庵的地方,这里有两棵历史悠久的老松树,它们的存在给人一种沉稳和岁月的沧桑感。"松下石床苍藓封",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石床被厚厚的青苔覆盖,显示出长久的闲置和自然的侵蚀。

"洗却苔痕看古刻",诗人走近石床,想要清理掉苔藓以探寻其下的古老刻痕,这可能是一些历史遗迹或文字,暗示着庵里的文化积淀。"志书传是米南宫",这里的"米南宫"指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此处可能是指庵中留有米芾的手迹,增添了诗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听松庵中的古松、石床以及可能的历史痕迹,展现了惠山地区的古朴风貌和文化气息,体现了邵宝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敬仰与探寻。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惠山杂歌(其四)

漪澜堂下水长流,暮暮朝朝客未休。

纵有《茶经》无陆羽,空教煎白老僧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惠山杂歌(其五)

登登山路转山阿,须向仙人洞口过。

涧水满时青草短,岩花深处白云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惠山杂歌(其六)

南祠忠定北文襄,千古青山两瓣香。

莫问前朝松柏树,祗今何处有甘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八月二十九日门人华云来自汪司成器之所致吾师少师西涯先生之讣哭已有作

忽自司成得讣音,燕山湘水夜沈沈。

百年恩义师兼父,千载文章古在今。

无路可奔空缟素,有身堪铸乏黄金。

京华北斗遥瞻处,泣对朱弦欲毁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