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野桃开尽麦初秋,十日南风柘叶稠。

水暖池塘飞乳鸭,雨深篱落长牵牛。

似闻弄玉催团扇,谁见凝妆上翠楼。

便儗开樽歌此曲,只应春酒解消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送春》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时节的生动画面,充满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与留恋。

首联“野桃开尽麦初秋,十日南风柘叶稠”以自然景象起笔,野桃已凋谢,麦田初显秋意,十日南风使得柘树叶片更加茂密,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暗示着春天的逐渐远去。

颔联“水暖池塘飞乳鸭,雨深篱落长牵牛”进一步描绘了池塘中乳鸭戏水的温馨场景和篱笆边牵牛花在雨中生长的生机勃勃,通过这些充满生命力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颈联“似闻弄玉催团扇,谁见凝妆上翠楼”运用典故,借弄玉的故事来表达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无奈与感伤,同时又以凝妆上翠楼的形象,展现出女子对春光流逝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尾联“便儗开樽歌此曲,只应春酒解消愁”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饮酒歌唱的方式来排遣心中的愁绪,但似乎只有春酒才能真正化解这份因春天逝去而生的忧愁。

整体而言,《送春》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戏简履约

青天缺月映江流,不见嫦娥抱影愁。

玉宇参差孤笛起,夜深独上水西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承天寺中隐堂

古径无车马,閒门带茑萝。

秋风吹宿雨,日暮盻庭柯。

世味逢僧尽,新凉入寺多。

居山未有计,此地数来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忆城西夜游寄履约兄弟

官街车马去如流,正是濠南宿雨收。

灯火兰桥穿夜市,月明歌吹满江楼。

别来西郭添新梦,坐对秋风感旧游。

黄菊凄凉重九近,思君欲上五湖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月夜葛氏墓饮酒与子重履仁同赋二首(其一)

明月照行路,青松起悲风。

凉秋饶霜露,草木行已空。

顾影不自得,起行荒寂中。

道逢双石阙,知为古幽宫。

古人不可见,丰碑自穹窿。

上题生前爵,下表没世功。

辛勤名世图,岁久已尘蒙。

剔藓三过读,漫灭不可终。

人生本柔脆,所恃身后公。

金石且复尔,浮云安足崇。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