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阁上置音声

绮筵移暮景,紫阁引宵烟。

隔栋歌尘合,分阶舞影连。

声流三处管,响乱一重弦。

不似秦楼上,吹箫空学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豪华的宴席随着暮色移动,紫色楼阁引来夜晚的烟雾。
隔着房屋歌声汇聚一起,分立台阶舞影相连。
音乐之声流转于三支笛中,响声纷乱与一层琴弦共鸣。
这里不像秦楼之上,只是空洞地学习神仙吹箫。

注释

绮筵:豪华的宴席。
暮景:傍晚的景色。
紫阁:装饰华美的楼阁。
宵烟:夜晚的烟雾。
隔栋:隔着房屋。
歌尘:形容歌声飞扬如尘埃般汇聚。
分阶:分立在台阶上。
舞影:跳舞的身影。
声流:声音流转。
三处管:三支笛子或管乐器。
响乱:声音纷乱交织。
一重弦:一层琴弦,指一种乐器或多把弦乐器。
不似:不像。
秦楼:古代传说中的楼阁,常指仙人所居之处。
吹箫:吹奏箫这种乐器。
空学仙:空洞地模仿仙人的行为,没有实质内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宴乐的夜晚场景。开篇“绮筵移暮景,紫阁引宵烟”两句,通过细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高贵而又神秘的氛围,其中“绮筵”指的是精美的地毯,“紫阁”则象征着皇家或豪门的建筑。接下来的“隔栋歌尘合,分阶舞影连”两句,则描绘了宴会中的热闹景象,“隔栋歌尘合”表达了音乐声与歌声相互交织,“分阶舞影连”则展现出舞蹈动作的优美。

“声流三处管,响乱一重弦”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音乐的氛围,强调了乐声在空间中的流动和层次感。最后,“不似秦楼上,吹箫空学仙”则是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宴会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月晦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丽城。

罩云朝盖上,穿露晓珠呈。

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

披襟欢眺望,极目畅春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仪鸾殿早秋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冬日临昆明池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

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

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

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伤辽东战亡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

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

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

防身岂乏智,殉命有馀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