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侠君南归

黄金台下骅骝去,尘世谁知相马经。

击筑痛浮燕市白,钓竿归指莫釐青。

凤毛共许传灵运,龙尾何妨属管宁。

应有珠玑干气象,选楼高傍少微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鸿绪为友人顾侠君南归所作,以"黄金台"和"骅骝"起兴,寓言顾侠君的才华如同骏马般被识才之人发掘。"尘世谁知相马经"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击筑"和"钓竿"的意象,描绘了朋友在燕市的豪情与归隐的淡泊,暗示其人生的起伏与选择。

"凤毛共许传灵运"借用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典故,赞誉顾侠君的文采风流,而"龙尾何妨属管宁"则借管宁的典故,表达对其洁身自好的敬佩。最后两句"应有珠玑干气象,选楼高傍少微星",祝愿顾侠君能写出如珠玑般的佳作,且希望他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也能保持文学上的成就,如同高楼上明亮的少微星,照耀文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才的赞赏,也有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娴熟运用。

收录诗词(15)

王鸿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送黄仙裳南归

长安松下读书人,皂帽萧然迥出尘。

暂傍香台寻胜侣,却乘秋水问归津。

诗传摩诘真如画,豪拟元龙未觉贫。

犹记高楼吟啸处,十年迢递海陵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闻蛩

乡国三千里,寒蛩总一声。

遥知闺阁内,共此别离情。

响入秋砧细,愁先朔雁鸣。

银灯何太苦,起坐到天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舟中杂感二首(其二)

雀啄黄花满眼蒿,雁连云影下空濠。

投人自贱隋明月,无褐空思秦复陶。

碣石寒砧催玉露,广陵秋树接银涛。

应知雨雪前途盛,岁暮谁怜左伯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湖上赠夏卤均

青丝一骑出长安,明圣湖头把钓竿。

花柳坐催名士老,湖山约与酒人看。

好凭酬唱东西屋,莫妒声名大小冠。

昨夜新诗欺《白雪》,雪儿歌罢不胜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