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妄均所与,大畜患不多。
性岂无知者,心如未尽何。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至元朝初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大衍易吟四十首(其二十三)》。诗中融合了道家思想和儒家修养之理念,用以简洁、深邃的笔法探讨人生哲学。
"无妄均所与,大畜患不多。"
这两句表达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意指在生活中尽量减少无谓的争执和比较,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烦恼。诗人以"大畜"(即大藏)比喻心中的宽广与豁达。
"性岂无知者,心如未尽何。"
这两句则进一步探讨人的本性是否有所不知,及内心世界是否总是感到不完全、不满足。这里的“岂”字表疑问,实际上是在肯定人性中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深邃与不足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纷扰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和、充实的心。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午月至子复,书云七日来。
六日七分说,观天何隘哉。
仁道成已极,体元乾长人。
独休不远复,当且学回仁。
剥三与复四,皆处五阴中。
自拔弃其类,吾推道是从。
离明用狱四,噬嗑贲旅丰。
中孚夹离卦,两画玩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