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随缘逐处便安闲,不入朝廷不住山。

心似虚舟浮水上,身同宿鸟寄林间。

尚平婚嫁了无累,冯翊符章封却还。

处分贫家残活计,匹如身后莫相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顺应自然,到哪里都能安然自在,不入朝为官也不选择隐居山林。
心境像空船在水面漂浮,身体如同夜宿林间的飞鸟。
效仿尚平早早完成了婚嫁之事,没有牵挂,冯翊的官职也辞去不干。
安排好贫穷家庭勉强维持生计,就像预先考虑到了身后事,一切都不再相干。

注释

随缘:顺应自然的缘分。
逐处:到处,各处。
朝廷: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
不住山:不住在山中,指不隐居。
心似虚舟:内心像空无一物的小船。
宿鸟:夜晚栖息的鸟儿。
尚平:东汉人,以婚姻事简约为世人称道。
婚嫁了无累:完成了婚嫁之事,没有留下负担。
冯翊:古地名,这里指代官职。
符章:古代官府的印信。
封却还:辞去官职,归还印信。
处分:安排,处理。
匹如:犹如,如同。
身后:去世后。
莫相关:不再相干,无关紧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随缘逐处便安闲,不入朝廷不住山"表明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心似虚舟浮水上,身同宿鸟寄林间"则形象地比喻了诗人的心态和生存状态,如同轻盈的小船在水面上漂浮,不为世事所累;而身体则如同树上的宿鸟,暂时栖息,却不牵绊于物。

接着的两句"尚平婚嫁了无累,冯翊符章封却还"可能是在表达对简朴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满足,即便是重要的人生礼仪如婚嫁,也希望能够简单而不带来额外的负担。至于官印和官职,这些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东西,对诗人来说,是可以随时放弃的。

最后两句"处分贫家残活计,匹如身后莫相关"则是说在处理家庭微薄的生计问题时,不去关注那些身外之物。"匹如"通常指代一匹布,这里可能隐喻着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而"莫相关"则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和物欲的超然。

总体而言,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一种出世的哲学,不为名利所动,以一种达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他的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一种相当前卫和独特的存在。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咏怀寄皇甫朗之

老大多情足往还,招僧待客夜开关。

学调气后衰中健,不用心来闹处闲。

养病未能辞薄俸,忘名何必入深山。

与君别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咏身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军后几逢春。

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

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荅交亲。

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咏闲

但有闲销日,都无事系怀。

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

树合阴交户,池分水夹阶。

就中今夜好,风月似江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垂钓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